【道法自然】
有两路水从天目山山脉流下来,一路水叫东苕溪,另一路水叫西苕溪,湖州是在这两路水的最下游,湖州地处江南,每年的雨季长时间阴雨绵绵,由于连续大雨把山上的黄泥水往下冲下来,东苕溪和西苕溪的水变成了如同黄河里的水那样浑浊,每年还有几次太湖的水回潮,大量的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上,生活在湖州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湖州拥有非常不错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但要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说“要致富先修路”,而过去的说法是“要丰收修水利”,我们把目光回看1000年,湖州城的逐步扩大和发展和兴修水利是无法分开的,湖州地处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有上游水的冲击,又有太湖水的泛滥,地下水的水位特别高,湖州并不是适合种水稻的地方,如何去改善湖州的地理环境,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兴修水利来改变地理环境。
过去负责兴修水利的工程师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玄门道长,玄门道长一直是中国兴修水利的工程师,在兴修水利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学术文献。
过去的玄门道士也是受官衙之托长期实地观察每一条河流一年四季的变化,掌握了大量的水文资料,通过描绘“水星图”,非常详细记录了一年四季雨量的分布。
我们似乎一直在沿用过去留下来的水利老设施和老办法,我们没有看到现在所创造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水利设施和办法。
过去在兴修水利方面的哪些办法都是非常实用有效的,河道的分流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水利交通和灌溉,如同我们现在的村村通公路,过去的办法是把水“引进来留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漾”,这些人工挖出来的“漾”,过去成为风水,一方面把水引进来存下来用于饮用和灌溉,另一个方面由于“漾”的面积大,比河道的水深要深很多,当时也称“漾深百米”,起到了降低水温,过滤沉淀水质的作用。
另外一个办法是在主河道上左右设“漾”也是为了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通过一层又一层“翻墙留水”的办法,在水量比较大的雨季把水留下来,通过沉淀净化和过滤,通过这些人为的控制办法降低水温保持水量,在水流量比较少的季节里为下游提供清洁的水源。
要解决水的问题,还是要从水利上想办法动脑筋,我们需要一项大的水利工程来彻底改变水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