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经典常谈
文章:《三礼》第五
作者:朱自清
优美词汇:
供奉、包罗万象、制裁、秩序、饥荒、诸侯、社稷、延续、感恩怀德、恭敬、遗迹、规矩、郑重、惰性、许许多多、不近人情、束缚、平心静气、捣乱、欺诈、移风易俗、顺理成章、繁琐、踵事增华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礼的三本,礼治及其缘由、仪式、内容,礼与王道、乐、诗之间的关系,汉代学者传习的三种经和无数的“记”。
精彩句段:
1.什么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的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工作。
赏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将礼治形成的原因和方法通俗易懂地解释出来。
2.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赏析:概括了这种礼的特点,此时的礼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成为了政治统治的工具。
3.居丧一面是宗教仪式,一面是普通人事。
赏析: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4.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赏析:“生活的艺术”体现了作者对某些风俗习惯的肯定和赞赏。
5.礼乐刑政,到头来只是一个道理;这四件都顺理成章了,便是王道。这四件是互为因果的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
赏析:写出了礼乐刑政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只有把这四件都顺理成章了,才是王道。突出了礼乐的重要性。
6.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分不开的。(P40)
赏析:点明了歌词与诗,诗与礼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7.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那时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须学习这些。
赏析:“必须”突出了诗、礼、乐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成为了培养人才的必修课。
8.—这两部书里,《小戴记》容易些,后世诵习的人比较多些;所以差不多专占了《礼记》的名字。
赏析:由于《小戴记》更容易,诵习的人多,所以差不多专占了《礼记》的名字。与上文“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说。”相呼应。
阅读感悟:
读完本文我想有了“礼”的约束,大家按照尊卑长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吃穿住行,履行自己该尽的责任。有了界限,有了边际,各尽其职,不能贪多务得,不能偷懒耍滑。“礼”的践行,是社会的进步,是文明的进步,凡事立了规矩,人们就有了生活的参照标准。长幼就有序,尊卑就可以分辨,秩序就不会乱,国家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理。家有家规,国有法则。大家都能遵守维护这些日常准则,法律法规等,大家便能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我又想起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文章就控诉了封建吃人的礼教,也批判落后的封建教育制度。比如《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落后的孝道,甚至是愚昧的孝道。鲁迅写到父亲管束他背诵自己完全不懂的《鉴略》,不背完不允许他去看迎神赛会……鲁迅批判封建社会落后的教育制度扼杀孩童的天性,家长传统的教育方法也相当愚昧落后。
所以,看待本章节内容,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问题,“礼”运行的好,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如果一味不合时宜地强调老一套的“礼”,会阻碍社会进步,会“吃人不吐骨”,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