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也正因如此,民工春节回家团聚的气氛也浓烈异常。寒冷的冬日也变得热闹而不是萧寂,喜庆而不是清冷。
我的家乡是位于川东北的达州,因开发了有名的普光大气田而得名中国气都,目前经济在稳中向好前进,然而却管辖了很多贫困县,宣汉县便是其中之一,外出务工的人也特别多。我的家就住在号称宣汉经济副中心的南坝镇。别看是个镇人口却有16多万,当然常住人口只有7万。
所以到了过年的时候,小镇可真是人流拥挤,摩肩接踵。住在农村的人都会提前来大赶集,买好一应年货。卖鞭炮、香、糙纸、食材、料理的地方自是生意兴隆,热闹非凡。今年当然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人们更有序,街道更整洁,欢乐的节日气氛也延续的更长了。
根源于农耕文明的故土情怀是我们中国人难以舍去的一种东西。落叶归根,无论人们距离家乡多远,离开家里多久,回家都是一种不会消失的期盼。
中国地大,然却各地的过年团圆形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要说差别,那就只有家乡本身面貌的变化了。辛苦一年回家的人们常常会惊叹家乡一丝一点的变化。就我的家乡来看,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农村了。几年前的农村房屋破烂不堪,道路泥泞,交通不便,只留下儿童老人居住。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步伐的加快,各种优惠政策流入农村,破烂的土房子搬迁了,精准扶贫户都住进了一栋栋“小别墅”,学校也翻新了,道路硬化工程也到位了,几乎每家门前都有一条硬化路相连,给有车的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一些补助政策的实施,也有一些青年劳动力回乡创业了。如我们村,有几家修起了养猪厂,规模最大的一家还在政府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大型沼气池,正以猪粪为沼化物,现在全村大半的人家都成了沼气用户,连柴火都不需要了,也不需要从老远的地方充煤气罐了,很是方便。
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村竟还组织开了一个团拜会。虽然不是第一次开,但绝没有今年到来的人这么齐,这么热闹。全村人在新春之际齐聚在一个地方,看表演,吃饭,拉家常,叙旧,一派温馨欢乐的场面。也多亏了微信的普及,全村跟上时代步伐建了一个微信群,大事小事在群里通知即可,人们才能有如此一个“大团圆”的机会 。足不出户也不用担心错过什么消息了,转告不及时易错漏的问题也解决了,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
小镇周围的农村变化都这么大,小镇自己更不用说了。先是在前几年就新修了道路,马路人行道都焕然一新。坐落于前河平原的南坝镇也相继增加了几座大桥和加油站,舒缓了交通,监控设施也随之完善,新建不久的脱硫厂更是给南坝增加了不少财政收入。
几座高楼大厦也平地而起,新建的影视城给南坝人民单调的娱乐生活带来新的亮色。听说以后还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经过南坝镇,我想那时南坝应该会更加繁荣吧。
回家过年的人们除了打麻将,抢微信红包,吃火锅,逛街外,也可以靠着便利的交通带着家人孩子就近到宣汉的巴山大峡谷景点游玩了。
巴山大峡谷曾经叫百里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但没有得到大的开发。如今家乡的人们也重视起来旅游景点第三产业的开发了。名不见经传的洋烈水乡、百里峡、王维舟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可见经济的发展能带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春节是一年中宝贵的时刻,大多数人从远方归家,在自家吃饭的机会却不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这个充满吉祥福气的春节佳际,会有多少人“办事”。这里指的当然是喜事。结婚、寿宴、乔迁新居、月酒各种名目的喜宴在春节最为集中。也不知道是不是只在我的家乡才是这样,通常一个大酒店都是几起不同的喜事一起在办,在外等候入场的客人会把马路两旁的人行道都堵得死死的,往往令有急事的过路人头痛不已。
除夕和元宵节是最热闹的时刻,通常一家人团团圆圆不会有人缺席,人多的家庭更是热闹,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欢声笑语地吃饭,烦心和不顺的事都暂被抛之云外,过年的意义也正因这一顿饭被永久传递下去。来年还不会说话走路的幼小的侄子或孙儿或许已经大变样了,年迈的长辈还在期待你回家来看他们一眼,天各一方的朋友还在期待与你再相聚一次,只要这种思念存在,回家过年便是中国永不会走失的传统,春运这场最大的年度人类迁徙便不会没有意义!
12点窗外绚烂的烟花准时绽放,过年就在这种淡淡的硝烟味中开始了,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