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吃包子,总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在我们村里,有着一家面包铺,离我们家也就是几步的路程。村里仅此一家,如果去晚点可能就没有了。天还没亮很多人就已经在铺外候着。当然里边也有着我的母亲,她想趁着我们上学前吃上点早餐。
面包是新鲜出笼的,没有那么的五花八门,也说不上做工精致。颜色单一,有着两三种不同的馅是我对它仅有的印象。但对于只学了些皮毛的店铺老板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我们大多时候都是选择豆沙包,因为弟弟喜欢,说那馅像”牛粪”但是不会臭,吃起来格外的软绵粘口。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包子,袋子里不断的冒出热气。
我们拿到包子了,很是烫手,用着两只手交错拿着,心里为这样的慢动作显得有些急躁。扑鼻而来的面包味激发着自己的食欲,还是没能忍住吃了起来。虽说嘴巴烫出了几个小点,但是那种感觉很是满足且兴奋。
我弟弟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急躁的人,拿着烫手的面包直接捏成一团匆忙的往嘴巴上送,三两下的就吃完了。好笑的是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味道的,还一直在旁问着能不能分他一半。
那时最快乐的莫过于早上可以吃到妈妈买回来的面包,简单,满足,充满温暖。
后来到外地读书了,食堂里的面包千奇百怪,精致得不忍动手。相比于村里的面包不管是从色泽,样式,味道上都是远远超前的。
我开始用着自己的超级胃去接收各形各色的面包。渐渐的发现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少了浓郁的纯面包味,所谓的新鲜出炉不过是从冰箱里放出来加热而已。我似乎吃得不是那么开心。
再后来我出来工作了,对面包的喜爱仍旧不改。每天早起上班,都会在路边的一家面包店带上一杯豆浆一个面包。
坐在办公室里,啃着面包喝着豆浆,提醒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个时候的面包简直是美味得毋容置疑,相比之前学校里食堂的面包,明显好太多,几乎都无可挑剔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一次假期回到家里,妈妈在村里的包铺里买回来几个豆沙包。过了这些年,味道还是一样啊。松软的口感,浓郁的面包味稍带些蒸笼的气味。多年以前那种简单,温暖的感觉又回来了。我喜欢极了。
外边的面包好吃美味,精致可人,价格偏高……在一层层有意的精心打造下以华丽的姿态出场,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而村里的面包虽然做工粗糙,味道一般,但是一直保持本有的味道,简单,不做作,有些浓浓的乡气及亲人的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