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手是有田烧技法之一,又被称为「乳白手」。
「浊」是日本佐贺县地方的方言,意为淘米水。因此,濁手则是像淘米水那样温润的白色素瓷,是柿右卫门窑的独特技法。
瓷器的外观色泽由胎和釉两方面决定,而各色彩釉瓷均是以铁,铜,钴,钛,锰,锑,铬等金属元素作呈色剂,才能使器物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釉面。如若将釉中的呈色金属清除干净,特别是使含铁量降至最低点,就能烧出纯粹的白瓷,所以要烧出白色素坯,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古代烧制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含铁量少的瓷土。
在初代柿右卫门研究出赤绘技法时,柿右卫门窑还没有制作出濁手。有田烧的其他透明釉白瓷,烧制完成后瓷体表面会有一点点泛青,瓷体泛青,赤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感,虽然这种程度可以忽略不计,但初代柿右卫门历经千辛万苦才做出独属于柿右卫门窑的柿红釉色,总得有一种瓷体最能发挥出它的美吧。于是又开始在素瓷上下功夫,终于在1650年代初步完成,后又经过不断改良,20多年后,终在四代柿右卫门时期濁手技法完成。
濁手作为作为最能反映柿右卫门色绘的素坯被创造出来,它接近于纯白的乳白色,薄且不透明。比如赤绘,在接近纯白的濁手上则比在一般瓷体上衬托得更加鲜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柿右卫门的风格,如果是濁手作品,为了能更好地衬托色绘,为了能更好看见纯白的瓷体,会在绘制时大量留白,而不像柿右卫门初期色绘那样用青绿黄等冷色调绘满全体。同期,在形成柿右卫门风格时,濁手的制作已经很完美了,品质上乘,让藩族皇室大为欣赏,接到不少订单。
根据酒井田家流传的「土合帳(1690年)」中记载,濁手制作的原料是选自有田町的泉山白土,白川的山土和岩屋川内的辻土按照6:3:2的比例,共660㎏的陶石制成。现今则大致按照6:3:1的比例制作。当然如果比例丝毫不差,那濁手作品也就不会这么难得了。比例虽如此,但陶石的质量有好有坏,所以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的比率数据,要视情况进行些微调整。
白土,山土的含铁量少,软且不易成形,因此要加入能使之成形的硬质土白土,可白土里含铁量不低,烧制后会有点泛青,所以要进行除铁处理。
瓷土由熟练师傅在轱辘车上手工拉坯成形,有的器形还要利坯,晾晒后用800~900度的温度素烧八九个小时,这样完全干燥后方便施釉。进行釉下彩描线,完成后施釉师傅薄薄地施釉,干燥后装匣入窑,用红松烧制40~45小时,开窑后检查有没有开裂,黑点等问题。
濁手成形不易,为了控制风险,柿右卫门窑选择分批入窑,不至于因为烧制过程中火候控制得不好而全军覆没。尽管如此,濁手的成品率也不高。因为濁手的原料入手难,加上几种陶土混合而成,烧制时收缩率高,产生不可避免地歪曲,裂痕,所以成品率不高。如盘子这样平面的濁手素瓷成品大约在5成,而像花瓶壶这些立体的成品大约就只有2成左右。
这样低的成品率收支已难达到平衡,在加上五代柿右卫门(1660-1691年)在瓷器方面没有什么才能,1685年开始藩主也不再对柿右卫门窑下订单了,六代柿右卫门出生于1690年,一岁时五代就去世了,可想而知,他并没有受到上一辈的传承,虽然他经由叔父涉右卫门的指导渐渐地显示出他的才能,但也无法挽回颓势,于是江户中期濁手技法就开始渐渐失传。到七代柿右卫门之后柿右卫门窑已经彻底做不出濁手了。另外,康熙年间景德镇瓷器又开始运输海外,日本国内金斓手开始兴起,导致柿右卫门窑竞争力不足。在当时世家大族眼里,柿右卫门就等于濁手,濁手失传,柿右卫门在没有濁手的乳白色瓷体前提下,柿右卫门就等着仿品,和一般的柿右卫门风格无异。因此,江户时期,濁手的柿右卫门极少,多是江户初期留下的产品。
到了20世纪时,12代柿右卫门(1878-1963年)和其儿子13代柿右卫门(1906-1982年)根据五代编写的「土合帳(1990年)」里记载的配方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在1953年正式复原濁手技法。并于1971年被确立为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
现今,柿右卫门窑的大部分作品还是没有濁手素坯的彩绘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全部生产濁手的话,想必柿右卫门的价格还会再加一个零,只能出现在展览馆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