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就是是圣诞节。与我而言,任何节日不过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但是偏偏家里的那两位过任何节日都很热情的张罗,我以前单是以为这两个吃货,之所以喜欢过节就是可以找到胡吃海喝借口。但是今天下午女儿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思索。
今天下午女儿在家里包苹果,她自己买来包装纸,开始包装苹果。但是她搞不定,喊我帮忙,我不太情愿的放下手机,一边帮忙一边抱怨:“你这是要送给谁呀?去买两个不就行了,干嘛要自己动手包?又搞不定。”女儿停下手中的活:“我要送个方&妹妹和谈林&妹妹,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圣诞礼物,我不想她们有这样的遗憾。”的确,我好像从来就没有送她圣诞礼物,我总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想送礼物那天不行呀,非得赶在某一个日子,活的多累。放下手机,我不觉反思起来,为什么我的生活中没有节日的概念?作为一个女人是不是活得太糙了?
记起来《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话:
“你最好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定在下午4点来,那么到了三点,我就会开始很高兴,时间越是接近,我就越高兴,等到四点,我会很焦躁,坐立不安,我已经发现了幸福的代价,但如果你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期待你的到来……我们需要仪式……它使得每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每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也许节日的意义也就在此吧,节日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仪式感,它使得这一天区别于其他日子,不再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
节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节奏。每当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候,很多人最关心的是今年的放假安排,而这些假期都借着节日的名义而来。如今生存压力巨大,很多人都会有如长途奔袭的疲累感,而每一个节日就是一次喘息的机会,过一段琐屑而平淡的日子之后有一个节日点亮一下,恰如马拉松的中途补给站,让人能够稍微放慢一点速度,补充一点能量,好往下一站进发。
这样想来,每个节日的确值得隆重对待。但是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生生把节日的仪式感弄没了。身边不止一个女伴抱怨老公没有情调,不懂浪漫,表示婚后从来没有收到过老公的礼物,但是未婚的女孩都表示收到过男朋友送的礼物。这种有趣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为什么婚后不送(没收到)另一半的礼物”很多人都说,婚都结了,还送什么?送花吗?放不了几天,还不如买点吃的用的,实惠。完美的实用主义,生生掐灭了浪漫的火苗。送其他礼物?我的钱就是她的,送什么?左手换到右手,有劲吗?于是以后每个节日就变成了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或者一家人凑一块商量一下吃什么,吃完之后在凑一块商量一下下顿吃什么。节日就在这样的胡吃海喝中度过,如果说吃好喝好在以前是一种仪式的话,那么在今天以吃喝为主题的过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了一种负担。我们的节日需要有新的仪式感的内容。
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外文化的交流,节日越来越多,也越过越精致,但是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似乎外国的节日比如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远比中国的中元节、春节、元宵要更讨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欢。(我所在的县城,每到万圣节,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得买各种衣服,凹各种造型,比拼谁的更惊艳、更惊讶、更惊吓,轰轰烈烈。)我曾经跟一个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理解差不多都浓缩到一种食品,元宵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唯一一个没有统一明确食品代言的就是清明节。而恰恰就是清明节,这些年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在思考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在到哪里去?”他言语中带着戏谑,但是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当我们不再满足以吃为目的来过节时,那些以食品为载体的节日就引不起我们的兴趣。所以那些以情感为内涵的西方节日就恰到填补了这个这个空缺。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过出自己的节日的仪式感呢?让每一个节日成为一种期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看到这样一段话: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生活本来就是一件多姿多彩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尝试多种事情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所以最好不要过的太平淡。那么就从下个节日起,过出自己的仪式来,让每一个节日成为我们生活中值得期待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