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出行之前规划了大致的线路,但也没有完全固定具体每天的行程,因此到达马尔默时犹豫了很久要不要穿过厄勒海峡去往哥本哈根玩一下,毕竟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那么就不得不放弃YSTAD和Ale。而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Ystad是瑞典南部一座迷人的海滨小镇,很多中世纪的房屋完好的保存至今。与老林雪平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整个小镇。每个建筑都各有特色,以至于我们经过闻名遐迩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时完全忽略了它。这座教堂有一个17世纪的巴洛克式布道坛,非常华丽,这里也是守夜人吹响号角的地方,因此大名鼎鼎。于斯塔德圣玛利亚教堂隔壁的Latinskolan是一座15世纪晚期的砖砌建筑,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学校,以及修道院!
所有的建筑都流露出巴洛克式的艺术气质。小镇的路径有点像迷宫,感觉走进去之后不容易走的出来。在路上惊喜的发现当地人也玩这个游戏。
转转悠悠,已过午餐时间,但街区里面好像并没有看到什么正式用餐的餐厅,多是酒吧咖啡馆。带着随机的心情,想何不也就入乡随俗,正好这时我们刚好走到了一个中央广场,想必应该是小镇的中心。原来餐馆都集中在这一带,烤肉店、意大利餐厅、寿司店、法国餐厅一应俱全,让人不由得怀疑是否置身马来西亚或者土耳其某食区。看来看去,小朋友还是选择了一家看上去很有亚洲中华特色的中餐馆。
也许这就是一衣带水一脉相承最直观狭义的体现吧,应该也可以叫做绿叶对根的情意。在满足最本能的需求时,面对众多选择时,还是会选择最靠近自己环境的选项。这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身体流淌血液中最基础的基因单元主宰我们行为的最微观的化学反应。前几年看过一部电影《饮食男女》,讲述的是圆山大饭店大厨迟暮以及他三个女儿的日常和感情生活。影片通过对饮食、男女的描写,很细腻的表现了这最基本两个人之大欲之间的联系。其实通过“食欲”的了解与剖析可以很好的了解人性,他们息息相关。最好的说法是人的原罪是什么?是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园。那么如果他们不是因为“食欲”,就不会感到羞耻,进而对上帝说了谎。基督信仰传统的“七宗罪”中,贪吃首当其冲。我们讲的“食色性也”、“饱暖思淫欲”、都在阐明二者的关系……
这家饭店的确是一家典型的海外华人餐厅,无论从装修格调、菜单格式还是餐具陈列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唐人街”气息。就餐之时大概已经两点,但餐厅里面仍旧座无虚席。老板见我们进来,立刻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且表示室内空气不好,有小朋友随行可以坐到户外,正好此时阳光不错,我们欣然接受。点餐之时他也向我们热情的介绍哪种比较适合我们,毕竟中华饮食到此也需改良。我们并没有点太多,只是几个基本而又简单的饭菜,以免不能光盘。
老板是一个香港人,但祖籍是珠海的,和我们说话时也是粤语英语夹杂着说,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当然也是人生幸事。这次出来一共走进过四家中餐厅,这家应该是规模最大,档次较高的了,但总的看来,其精致程度始终不及西餐厅或日本餐馆。后来想了很久关于文化差异和历史进程的问题,也想起前几年看过“道长”的一些书籍里面对这些现象的讲述,也得知一二。大致讲来和移民潮、社会竞争、生存压力都有很大关系。
九七移民大潮,曾经为各地注入不少粤菜新鲜血液。香港人多了,专门侍候香港人的中华菜馆也跟着开了起来,这本来是个提振海外中菜水平的好机会,可惜好景不长,遇上竞争,不是较量谁做的更用心更出色,而是看谁卖的东西又多又便宜。恰恰这就是海外中餐变成外卖食品同义词的原因。几十年前的中餐馆就是用一场接一场的减价恶战,把自己弄得越来越贱。对内斗价格,对外就山寨,谁火就学谁,来者不拒,海纳百川,一家餐厅可以同时经营寿司、天妇罗、冬阴功、娘惹菜,最后就变成了大食代。毁了形象地位不说,连该有的水平也消耗殆尽,到最后大家都无利可图,一起变成那种吃苦耐劳但却两袖清风的餐饮经营者。博大精深的中国菜为何一出国门就走样,成为炒杂碎。同样是亚洲出品,为何日本菜就风光无限玲珑精致,而中国菜却如此“cheap”?其中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中国菜分量大,一碟菜炒出来往往够几人食用,上桌以后再分食既不符合西方人的饮食方式也不雅致。但话又说回来,分食这种貌似斯文的手段也可能会毁了中菜的原有滋味,甚至有悖中国人围坐团圆,举箸伸筷吃饭姿态的根本哲学,坏了觥筹交错的热闹韵律。
其实回顾历史,看看近代,最早把中菜带到海外的都是中国移民,他们都不是有钱人,也不是经过训练的专业厨师,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漂泊异国却怀念家乡风味的劳苦阶层,吃不惯也吃不起外地的伙食,只好用陌生的食材做给自己吃(就好像后来我们遇到的另外一家餐厅的老板,去到瑞典已经四十多年)。人多了,食堂餐馆就自然出现,那些简单粗糙的中菜应运而生。为了迎合国外市场,他们必须有所调整,至于高端精致,基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我们不应该期望一群在国内估计都没怎么见过高级餐厅的移民能够在异国他乡开出一家媲美米其林三星的餐厅。
但在过去一二十年,随着国力强盛,中国菜在海外的处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家都意识到急待振兴中餐提升品质。不久,高级的中餐厅越来越多,形式多样,有的装修得堂皇而不失格调,有的则标榜正宗地方口味,让人发现光是懂得川菜和粤菜的不同是不够的,还需要认识重庆和成都的差异,因此光顾中餐馆也可以很有身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中餐厅,爱吃中国菜并且懂得区分菜系的不同,中国菜式的多样性成为食客的谈资和标榜饮食学问的最好取材。加之中国的悠久历史,使得在饮食上更具深厚的文化资本,可以大书特书,做足噱头。难怪我们去的每家中餐馆无论档次如何都人头攒动,消费不低,好像这是一股潮流,意欲通过食物探究东方文化,哪怕窥得一丝的神秘也足以让其觉得骄傲。庸俗的讲,如果说以前吃中餐是像穿ZD奴一样cheap,那么现在去中餐厅就好像是穿ISSEY MIYAKE一样可以让人拥有区别于他人的文艺气质了。
饭后,再沿随机的街道步行,准备驱车前往Ale stone。一顿餐食的感想可以串联起从前很多的场景和认知,引起一场整体的顿悟。再看广场的花贩、闲适的游人以及热闹的市集,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文化写照。忽然觉得《唐人街》真的写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