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当我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我才发现,我给自己设置了多少心灵的藩篱。原来我是可以乐观开朗的,是可以敢说敢做的,是可以与多年前的那个小女孩相逢的,她充满活力,如同雨后的春天。可以说,人最大的障碍,首先是自己。
当我与三位同伴漫步于一个城市的各处,我感到自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像这个城市包容各色人等,包容不同年纪的色彩,包容平庸与杰出、甚至罪恶与高尚。还有,要包容自己。包容她的不完美,包容她必不可少的挫败,包容她不可缺失的各种人生体验。不包容,就像一根刺,从里向外破了汤包,好喝的全漏了。心里的刺,会扎着自己,也容易扎着爱自己的人。事,好事、坏事,只是人这棵大树上的叶子;它为树提供营养,它春生秋落,而树,却在这春荣秋枯中愈发像一棵树。
当我看到这些出名的人们,人生过半了,站在讲台上,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了。但其中却少有人,令我与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许一个工作,总是有没那么精彩的时候、没那么有价值的时候。像我的课堂,经常也是平庸的,问题百出的。为此我感到难过,他们不在我的欣赏里,而我自己,又在我的欣赏里么?给我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又在我自己的欣赏里么?也许有可能。就像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我欣赏的人。比如培训班上的第一位老师,她把爱分成感性和理性,是一种很智慧的表达。而她本身的专业才华,也令我佩服。又比如今天讲书大会上的芒果和苹果,我喜爱她们的勤奋、不问为什么地去追求。
也许有可能,这“也许”,这“可能”,怎么向一定靠近一点点呢?
我包容自己,爱自己,但什么时候,我才能在自己的审美之中呢?
我似乎处于无穷无尽的问题之中。而我相信,重要的问题只有几个,但我还没有找到。
能让我沉醉其中的东西有三样。是赞美?是花香?是酒?不是。是艺术,是自然,是爱,它们是情和理的美好结合。而包含这一切的,是生活。
也许,只有在生活中,我才能找到那几个重要的问题,那属于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