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合肥,早晚温差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带着大学的闲适,喜欢外出走走看看。一路的人潮翻拥,让我拖着身子到处寻找能供我吃饭的餐厅。主路的餐厅都已经客满,多数都是成双成对的客人,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说笑聊天。
碍于方便,本想扎进街边的超市买些熟食和饮料,但那多半像个孤独的游客。撇下这一想法,坚决的往前挪步……
傍晚,我折入一条狭窄的小巷,巷内全是小小的餐厅。说实话,不常来这里走动,吃饭。似乎这里的生意也非常火爆,店内满满的客人,店员忙得有些急躁了。我一路挪到巷尾,意料之外还是发现了一家较为空闲的餐厅。我走上前去,门口的中年男子满面把我迎了进去。
餐厅很小,只有三四个小桌,坐的下七八个人样子,简易的钢篷搭造的厨房,厨房内的中年女人正在摘菜。生人的思想总会环顾下四周环境,我拿着中年女人双手递上的菜单。由于饥饿,都不知道如何点啥菜了。
一直站在门外招揽客人的中年男人进来了,估计他见我迷糊,上前走过来,我才看清他的样子,穿穿着老布旧衫,似乎衣服有些年份了,黝黑的面庞一看就经历了艰苦岁月的洗礼,稀疏的灰白短发村得他格外显老。
微笑之后,他开口对我说:“喜欢什么样的菜,我好给你推荐”,夹杂着北方口音的合肥话依稀让我听明白那句话,我表明喜欢蔬菜之后,他简单推荐了菜品。
“我想回到学校,请问最晚的那班302路公交车几点能到巷外的站牌?”点完菜,我又向这位中年男子求助。
“大概6:45会到巷外站牌。”还是浓重的地方话,出于礼貌我半懂的对他说了句“谢谢”
他转身将菜名报给了中年女人,就开始忙活着给我沏茶,茶叶是像老家老辈人自工手炒的山茶,虽然不如白茶,猴魁,龙井那般清亮纯香,但泡出的味道却有种独特淳朴甘甜。
因为温度原因及过来的人不太多,他也没站在门外揽客,沏过茶后,他坐在我旁边和我聊了起来。
“是在磨店区学校读书吗”
“嗯!是的,刚开学,到处转转”
“哦!我儿子和你挺像的,差不多的身材,不过他在山东那边读书。”
由于好奇与他对我的热情还是问了句:“听口音,叔叔不是合肥人吧”
他回答了他是安庆人,可能地方话比较重,不一定听得懂,说话之余,他有意放慢了语速,好让我听得清楚些。
朋友就是热情交谈过后的对象,似乎我在听他讲述他的故事,多年前为了挣钱来到合肥务工,从做苦工到开了这不足二十平米的餐馆,他和他妻子在合肥经历了百般苦难,我了解了他的家乡环境,也像我家乡广德那样有山岭,但交通不便没有做活的地方,为了供儿子读书和生计,只能外出来到省城务工。长年在外的日子只有过年回去,家里像我般大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过完春节,儿子上学去了,自己也来到了合肥。
看到他边讲边看着我,神情全都沉浸在对儿子的惦念中,我似乎也感受到了那种父爱的深情,不免想起在家中的父母……
我似乎没将他看作是餐厅老板,或许是个乐于聊天的热心朋友,而更多的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在闲聊之中我吃完了那顿饭,算账时,他少收了我的餐钱,由于天黑,他将我送到巷外的站牌,叮嘱我路上注意安全,告别之后看着他转身进入巷口的背影,心中泛起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