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招聘从行业诞生的第一天到现在已经31年了。但,HR还在拿着不匹配的工资在茫茫人海里找那个合适的TA,企业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人而发愁,求职者还在担着被贱卖的心海投简历。
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招聘行业发展了整整31年,为什么无论求职者还是HR、企业,不但没有体验到互联网的带来的便利,反而是伤害?是行业独角兽公司的不作为,还是现实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是无药可救还是不可救药?
其实市场中一直不缺少按照自己想法改造互联网招聘的创新模式,有草根搅局者也有从巨头出来的大牛团队。各自有各自的玩法,各自有各自的套路。不管是做垂直细分,还是社区招聘,亦或是情商、技能匹配,视聘、测聘、猎聘等等。大家无一例外的都在给产业链里做加法,变着花样的从某个角色中获得更多样式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包装然后展示出来,博取流量后变现。也许你会问那BOSS直聘呢?的确在流程优化上做了减法。但,他们都和巨头一样没有解决一个最最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有让招聘链条中最重要的3个角色“企业、HR、求职者”都获益,多方共赢!只有让参与者获益了,体会到该有的高效、真实、准确、便捷,才有推动产业进步的动力。再看看我们手机里的APP,留下的都是满足了多方共赢条件下的产品,如滴滴打车,如美团,微信甚至淘宝。
要有不同的思考,需要非凡的想象。大量调研取证和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互联网招聘的种种问题不是出在形式上,而是基因上就有问题。平台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直“贩卖信息不对称”,并刻意保留这种信息不对称并从中获益。同时,从人性的角度,求职者在为了找到好工作在包装自己,不同程度的掺加水分;企业/企业代言人们为了吸引人才,也在内容和沟通中只涉及自己优势阳光的一面。但,正如淘宝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更关注差评而不是好评,外表光鲜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两边都在焦虑担心,这些真实的东西真的很难获取也没有量化标准,平台也没有在真实性方面提供任何信得过的保障。最终,用户都在为了信息不对称和不真实忍受着痛苦。毕竟,一份工作,对于企业和求职者双方的试错成本实在太高!
说到这,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如何既实现产业链角色共赢?
如何保证双方信息的真实可靠?
市场上有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产品吗?回答是:没有。
难道真的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答案是:有的!
不破不立,既然问题出在信息不对称的基因上,那么就彻彻底底的改变。这一次,用新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招聘基因。
以强调“个人”为服务取向,摒弃“企业”这种中心化思维模式。
第一赢,“共享经济+知识付费”让HR和企业员工获益。随着人才的争夺越发激烈,未来个体与组织将发展成联盟关系,化雇佣制为共赢制。HR和公司员工与公司不再是垂直从属关系,在社会化商业中,他们将以网状自媒体形式存在,与公司是水平参与关系。HR和企业员工将更多代表的是个人,脱去企业代言人的束缚,没有约束(除去违法、涉密信息),没有KPI指标,没有BOSS,自由、真实、开放的与咨询者沟通。从信息分享到答疑解惑,从客观分析到出谋划策,帮助咨询者更加全面了解企业、职位、文化甚至发展方向,求职者进而可以更加客观的完成求职决策。HR和员工展现个人价值,提升个人成就感的同时,共享盈余的经验、智慧与时间,获取收益。
第二赢,“从筛选变成赋能”让企业获得更加优质、入职意愿更加强烈的合适人才。企业端只要做好“守门人”的角色,从员工认可、推荐的人才中选择最合适的。相对于以前收到的海量简历,被员工和HR筛选和赋能后的求职者入职意向更加明确,对企业和工作了解更加透彻,个人能力和素质更加符合条件。
第三赢,“为真实和实用买单”让求职者看清真相、能力提升、入职更有保障。求职只是求职者的表面需求,获得理想的工作才是真实需求。相对于企业,求职者的试错成本更高,因为工作承载的是个人所有的寄托,这份寄托混杂着理想、青春、能力、自尊、生活、家庭等等。所以求职者对于打破不透明的渴望更加强烈。通过平等开放的沟通,求职者获得了更清晰的职位认知和自我认知;通过实用有效的赋能指导,获得了有员工做背书的内部推荐,入职几率大大提升。一旦入职,自身角色可以无缝转变,通过知识和经验共享赚回投入,获得收益。
真实性保障。互联网发展至今,人脸识别、身份实名认证、个人信用、黑名单体系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被重视。一个差评带来的影响胜过100个好评,一份失信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你不真实,没人能帮到你,你的问题依然存在;你不真诚,没人会信任你,你的观点只能说给自己。
招聘行业31年,有过纳斯达克上市的辉煌,也正在酝酿一场无声无息的淘汰。我一直深信,创业者最大的成就不是你的财富,而是你做的事真的让行业发生了改变。
工作不是作工,与其虚度生命,不如活出自己。求职,遇见的人很多,懂你的人很少,与其翘首等待,不如主动牵手。台阶,找到职场领路人。
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5月,台阶APP,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