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巳二、辨住學(分十六科) 午一、不樂利敬【若有成就如是諸法;愛樂正法愛樂功德。】 這是第二科。這個「沙門」的「莊嚴」是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成就」十七種莊嚴。現在是第二科「辨住學」,它分十六科,第一科是「不樂利敬」。 「若有成就如是諸法」,假設這個沙門,這個出家人成就了前面這個十七種莊嚴的功德,「成就如是諸法」。「愛樂正法」,這個人當然他是歡喜正法,就是歡喜這個十二分教,長行重頌並授記……就這十二分教。「愛樂功德」,愛樂由十二分教,其實十二分教就是經律論,從這裡成就的功德,也就是聖道這些事情,對於這個有歡喜心,對於法有歡喜心、對於功德有歡喜;那就表示不是法、不是功德的事情,他不歡喜這個。《披尋記》八八五頁:《若有成就如是諸法等者:自下別顯增上戒學清淨殊勝及與清淨因緣。應依〈思所成地〉配釋其相。(陵本十七卷一頁)至下當述,由是此說正法及與功德唯說於戒應知。》 「若有成就如是諸法等者:自下別顯增上戒學」,下邊的文是特別的顯示出來這個增上戒。「清淨殊勝」,這個「增上戒」是清淨的、而特別是殊勝的事情。「及與清淨因緣」,它是清淨法成就的因緣,就是定慧成就的因緣,就是戒了。「應依」〈思所成地〉來「配釋其相」,這個〈思所成地〉就是(十七卷一頁)那裡。「至下當述,由是此說正法及與功德唯說於戒」,這是指戒說的。【不樂利養恭敬稱譽。】 說這位修行人,他「愛樂正法愛樂功德」,這是他歡喜的。他不歡喜什麼呢?不歡喜「利養」,這個名聞利養的事情,還有「恭敬」他、「稱譽」他的事情,他心裡面並不是那麼喜歡。這是一樣。午二、不執邪見【亦不成就增益損減二種邪見。於非有法未嘗增益,於實有法未嘗損減。】 「亦不成就增益損減二種邪見」,這是第二科。分十六科,現在是第二科「不執邪見」。說這個修行人,他不成就「增益」的邪知邪見,也不成就「損減」的邪見。這「增益、損減」;就是不增加上去,它沒有、不要增加;它有的,不要損減,不要減少;就是非常的誠實,也可以這麼解釋。說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這就是增加上去;本來沒有我,你執著有我,這就是「增益」。這一切法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實的;你執著真實,那就是「增益」了。也不損減,這如幻如化的事情還是有,你不要減少,不要減去。這個修行人,不成就這二種邪見。 「於非有法未嘗增益,於實有法未嘗損滅」,就是解釋前面這句話的。這二句話實在也就是包括了這個人的修行,你心裡面一有執著,這裡面就有增減了。午三、不著世論【於諸世間事文綺者、所造順世種種字相綺飾文句相應詩論、能正了知無義無利;遠避棄捨,不習不愛,亦不流傳。】 這是第三科叫做「不著世論」。「於諸世間事文綺者」,對於世間上作這種「文綺」的事情的人。這個「文綺」,在這個辭海上的確有這麼一句話叫「文綺」,「文綺」指什麼說的呢?是華美的絲織品叫「文綺」;但是在這裡又不像是這個意思。在這裡這段文的意思,應該說是就是他歡喜好的文章,應該是這樣意思,就是認為作好的文章這是一個重要的事情。「所造順世種種字相綺飾文句」,世間上就是有智慧的人,古代的有智慧的人,他造的這個隨順世間人的思想的種種的「字相」,就是種種的文字,每一個字都有它的體相,造出來很多字。用這很多字組織成一種華麗的文章,就是「綺飾文句」。「相應詩論」,用種種的文字作成很多的詩詞,這樣的事情。 「能正了知無義無利」,這個修行人能知道,這件事不是真實有義有利的;對於現在也沒有義,對於將來也沒有利。因為這個…寫文章也是不錯,寫詩也是不錯;但是對於聖道來說,有什麼意思呢?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你文章怎麼寫得好,詩怎麼作得好,臨命終的時候一點用也沒有。若是你靜坐、修學戒定慧有成就的時候,八苦交煎也無妨,這才有作用。你來生的時候,有了聖道你就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可以在人間天上,也可到佛世界去繼續的修學聖道,得無生法忍、得三明六通、有種種聖德,這個事情才是有用的;到那時候還不會寫文章嗎?還不會作詩嗎?所以這個修行人對於文章的事情,對於詩詞歌賦的事情,他不注意這個事情。「遠避棄捨」,遠遠地躲開這件事、棄捨這件事。「不習、不愛」,不歡喜這個事情,也不去學習,也不愛著這個事情,也「不流傳」這個事情。 這是「不著世論」。午四、不畜長物【不樂貯蓄餘長衣缽。】 這是第四個。說這個修行人,他不歡喜積蓄很多的衣服、積蓄很多的缽,他不歡喜作這個事情。 這是「不蓄長物」。下面第五科「不習居家」。午五、不習居家【遠離在家共諠雜住,增煩惱故。】 這個「在家共諠雜住」這句話,不能離欲的人,對於聖道沒有什麼歡喜心;不能離欲的人,自然就是「諠雜住」,自然就是「諠」,就是歡喜談論這個世間的雜事,就是「雜住」。這個初出家的人,也是因為有道心,對於佛法有歡喜心所以肯出家。但是對聖道還沒能深入的時候,也自然還有這個習氣,自然就是歡喜談這些話。當然這個是初開始、還是可以原諒的。 但是這位修行人,他是「遠離」這個「在家共諠雜住」,就是遠離這個「諠雜住」;其實這種意思,就是出了家以後,你剃光了頭穿了出家衣服,你一直的不能學習佛法,你還是不能遠離這件事的;你的道心發不起來的時候,你還是要「諠雜住」,還是這樣境界。但是這個修行人,他是有程度的,他遠離這件事。為什麼要遠離呢?「增煩惱故」,這些事情都是令你煩惱增長的,增長你的煩惱的,所以他願意遠離。午六、樂近賢聖【樂與聖眾和合居止,淨修智故。】 那麼他歡喜什麼呢?他歡喜和聖人同住,和聖人是和合的,沒有衝突在一起同住。為什麼和聖人在一起住呢?「淨修智故」,能夠清淨你所修習的智慧,使令你這個煖、頂、忍、世第一,這苦、空、無常、無我這個聖道的智慧增長,清淨的成份繼續的增上,能幫助你的道業,所以要和這些人同住。這個「在家共諠雜住」,是增長煩惱的事情,所以要遠離。 這是第五科和第六科,下邊是第七科「不樂攝受」。(20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