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世界上光伏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截止2016年德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40.41GW,位居全球第二,人均第一)。其在推动光伏发展方面的政策、管理、技术等经验为世界上多个国家效仿。
早在1997年,德国政府便开始实施相关政策鼓励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其中较为著名的是“10万太阳屋顶计划”。再者就需归功于2004年的上网电价法,也就是要求政府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给予为期20年的上网补贴,补贴金额每年递减5%一6.5%。这项政策致使光伏装机规模失控,使得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费快速上涨,德国的电力可再生附加费现在已经突破了6欧分/Kwh。也就是说,德国的电力用户每用1Kwh的电力,需要支付6欧分/Kwh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
为了促使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迅速下降,减轻电力用户的负担,德国从2015年开始,对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实行上网电价招标制:最低价者中标,按中标的电力价格售电,20年不变。从2015年4月到2017年2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招标制促使德国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下降了28.2%。我国地面光伏电站的电价制定规则与德国04年上网电价法类似。
截止目前,中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已经超过1亿千瓦。相对应的光伏发电站20年累计补贴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支付的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要在未来20年内逐渐支付,平均每年为600亿元左右。现在的支付拖欠积累数额巨大。而且光伏的装机规模每年都在增加,因此补贴总额还在上涨。
如果按照德国2017年2月中标的光伏电价,参照中国的各类地区的日照强度,等价于中国各类地区的电价为:1类地区0.35元/Kwh,2类地区0.43元/Kwh,3类地区0.50元/Kwh,在大部分地区,这已经与煤电的上网价格不上下。
如何解决光伏补贴这个巨大的财政负担,德国的光伏招标制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历来以德(国)为师,因此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招标制是未来的趋势。目前,以“光伏领跑者计划”为代表的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光伏电价招标,中标电价屡创新低。2016年10月内蒙古乌海项目招标,英利能源以0.45元电价中标,这也宣告了中国的光伏电站价格,正式进入“4”时代。
德国光伏发电的组件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的土地、施工、支架、逆变器、电缆、配电变电系统的价格都要比德国低,所以中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成本应当比德国更低。也就是说,光伏发电的成本现在已经明显低于中国的非居民用电价格,所有的非居民用电户,只要白天用电,自己安装光伏发电自用,没有任何补贴也划算。
如果光伏并网采用与德国相对应的并网电价,中国现在不需要再建设新的燃煤电站,煤电现在就该开始逐渐地退出能源的历史舞台(尽管这个退出周期需要几十年时间)。如果煤电与光伏发电一样贵,但煤电还要排放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建设煤电?
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可再生能源时代真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