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9月26日 星期三 多云
好的书,是让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让人愿意去思考、一遍又一遍细细地思考,去无限接近作者的心率和脉搏。
之前很仓促地写过一篇读后感。但自己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又修改了一下,还是不对劲。可能是表述有点紊乱吧?试图用高深莫测的东西来解释书的内容,却连我自己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所以索性推翻重写了。
《哈姆雷特》的精髓之处,一是在于语言。二是在于内容。
从语言来说,有时有诗一般的节律,有时又富含哲理,值得细细咀嚼。通篇有很多千古名句——像“走向我的坟墓?”向“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问题。”像“女人啊,她的名字是弱者。”像“女人的忧伤就像爱情一样,不是太少,就是超过份量。”……对于那些善于发散型思维、善于旁征博引的作者来说,围绕其中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
然而,这不是我这篇文章要说的重点。
我要说的,是《哈姆雷特》的内容。它的内容主要有三点引起我的兴趣:
一,全都死光光的结局是注定的吗?
故事的内容围绕复仇展开。从鬼魂出没,到了解真相,到试探叔父,到装疯卖傻,屡遭暗算,再到最后反击,复仇成功。
在复仇的过程中,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死光光了——有罪的,和无辜的。好管闲事的波洛涅斯被误杀;奥菲莉娅悲伤过度,先疯后坠河而死;两位年轻的朝臣被英国王室所杀;雷欧提斯为了给父亲和妹妹报仇,在与哈姆雷特决斗中,互相刺伤中毒而死;王后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临死前又把国王(叔父)刺死。
唯一一个活下来的,是哈姆雷特的朋友霍拉旭。本来霍拉旭也打算殉友而死,他活下来,是为了把国王的罪行昭告天下、把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试想:如果哈姆雷特不报仇,那么这些人全都不用死,他自己也能以世人眼里王子的身份、貌似尊贵体面地活着。但他不愿认贼作父,不愿苟且偷生,宁愿为尊严而战、为尊严而死。
所以,哈姆雷特,以及剧中的这些人,不死不行。这就是悲剧,仿佛一开头就注定了结局。悲剧的最后,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空降了,什么都没做就继承了丹麦国王位,果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福丁布拉斯为哈姆雷特奏响了军乐,给他一个军人的葬礼,给他最高的荣誉。仿佛这个葬礼,是为了安抚读者的情绪。那军乐,使得悲剧多了一些悲壮的气氛。这应该是作者对哈姆雷特的赞扬和致敬——为了尊严和荣誉,像一个骑士一样地战死,身倒、魂不灭。
二,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剧本中多处透着这一主题,很明显的两处是:
第一处,奥菲莉娅淹死后,丑角在掘坟。丑角的行为还有霍拉旭和哈姆雷特的对话。例如,丑角在抛一个骷髅,那骷髅有可能生前身份显赫。丑角一边掘坟一边唱着歌,好像对生死已司空见惯。哈姆雷特想象,伟人死后会变成泥,然后泥又被封在了啤酒瓶上,或者被糊在墙上为普通人家遮风挡雨。面对一堆白骨,他问“凯撒大帝死后也是这样的吗?(变成白骨。)”霍拉旭答“是的,也是这样。”他又问“也会变臭吗?”霍拉旭“是的,也会变臭。”身份再显赫,也不过浮生一梦尔。尘归尘土归土,是活着的人必将走向的归宿。
第二处,雷欧提斯和国王设计邀哈姆雷特决斗,预谋在决斗中暗害他。哈姆雷特已经有所预感,霍拉旭也不让他去。但是哈姆雷特还是决定毅然赴死。在去决斗前,他说:“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这段话不是体现哈姆雷特轻生。他并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想要“早早脱身而去”,而是在不得不面对的死亡面前,无惧死亡。“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说的就是这种吧?
看透了死,才能好好地活;看淡了生,才能不畏惧死。一个人,如果处在哈姆雷特这样的绝境中,是否能像他这样,既无惧生死,又奋起反抗命运?
从这点来看,哈姆雷特无愧于是真正的勇士,他不是匹夫之勇,他既是骑士、又是哲学家,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不屈的灵魂。
三,临死前的状态,是人生最重要的考卷。
作者认为,临死前的状态,是影响死后进入天堂或地狱的直接和最重要因素。
这个观点,首先体现在开头,哈姆雷特父王的灵魂出没,告诉哈姆雷特,天一亮,他就要回去,忍受地狱之火的毒焰的炙烤,直到他的生前的罪被烈火洗刷干净,他才能得救。哈姆雷特的父王是个正直英勇的人。但人无完人,世人都会犯错。因为他父王是在睡梦中,被突然杀死的。他临终前没有祷告和忏悔的机会,所以生前的过错就不能被原谅,所以就要到地狱里受刑。
这个观点,还体现在,哈姆雷特得知现任国王(叔父)谋权篡位的罪行之后。他偶然得知国王一个人正在祷告和忏悔,他觉得这是一个刺杀他、为父报仇的好时机。但是他转念一想,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认为,叔父在忏悔时被刺杀,他的灵魂会直接进入天堂。他这不是在报仇,倒是成全了恶人。他需要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等他叔父作恶的时候,一剑把他刺死,让他的灵魂永堕地狱。
按照作者的观点,临死前的状态,是人生课程毕业时要交的一张高考卷子,考得好、考得差,直接影响前途。考得好的,可以进重点大学(天堂),考得一般的只能进普通大学(人间),考得再差,只能去一个叫“地狱”的地方跟着撒旦混社会了。
这我是不能同意的。如果说人生是学习,去往另一个世界前要考试,那也不应该是高考,不是一槌定音的。所谓平时坏事做尽,临死前立地就能成佛,这我是不能相信的。要不然,谁都去做坏事,临了念念佛,就能去极乐世界;或者念念阿门,就能去天堂。神佛一途,岂能如此投机取巧?
人生是学习,也是考试,不假。但应当是要看平时成绩的,每一次月考、每一次小测试,点点滴滴,都要计算在内的。不会因为最终咽气前那一蹬腿、一哆嗦时的一心一念,而影响总体成绩。而要通往天国,或者极乐世界,就需要用一生的修行来交上一份高分值的档案。
以上是我的点滴体会。各人眼里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哈姆雷特》,而我眼里的《哈姆雷特》,足以打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