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同事聊天,说起自己的童年,发现虽不在同一地域,生活却那么的相似。
我出生在九十年代初,一个北方的小村庄,经济不发达,教育相对落后。一至三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因为一个年级也只有十来个人,当时只学语文和数学,考试也只有一两个人及格,也没觉得不妥。四年级开始周围村子的学生也来这里上学,开始住校生活,那时早起天微微亮,睡时已见月光,吃住条件都很差,记得早晚是玉米面糊糊,睡的大通铺,那时以为小学就是这个样子的,后来五年级去县城借读,八点上课,不到五点放学,也不用住校,学生成绩还都很不错,我才发现原来这才是小学生该有的生活,顿时感觉他们好生幸福。
我的同事家住南方的小村庄,八十年代生人,小学时代想对我而言还要优越一些,至少不需住校,吃饭条件也差,像他说的跟喂猪差不多,我很赞同。不过他家里条件不好,每次学费都交不出,但他比我坚强,比我努力,之后的学习生涯一直顺风顺水,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连他都说我这个九零后怎么跟八零后经历一样呢,我想我还是属于少数经历过这些的九零后吧。虽然教育水平跟不上,但是童年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没有什么压力,每年收麦子的时候捡捡遗漏的麦子开学换粮票,暑假了小伙伴们一起去挖挖草药赚点零花钱,没有烦恼,何其开心。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却减少了,越来越怕与人交流,怕失去,怕得不到,生活在这个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感觉只有自己,没有伙伴,没了生活的气息,是我们变了,还是世界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