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里的人物大家都熟悉吧,“功夫巨星李小龙”,这是我看到这个海报的第一反应,至于旁边所写的其他角色,我是知之甚少,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
细究李小龙的生涯过程,原来大师的成长也并非直线发展,从小像古惑仔的李小龙并不安分,但一直优秀。在香港拿到过恰恰舞某一届的少年冠军;在美国空手道比赛中连续两届拿第一名,第三届时,主办方邀请他作为嘉宾出席;从师叶问,学习咏春拳;大学专业是哲学系;后来读书写书(除了功夫书,还有一本《生活的艺术家》,哲学造诣也颇深),写诗,办武馆。。。在武学上,他不仅功夫厉害,自己更是创造出了一套现代西方人所能解读的哲学体系、思想以及呈现形式。将中国功夫传遍世界,对武学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人由衷的赞叹与钦佩!
了解完上面的信息,不知道你对成长这个话题是不是有了更多的思考,李小龙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他持续的保持优秀,能打会打的天赋,还有很多我们大众可以参考的通用法则。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下。
眼界开阔。“视野决定格局”,类似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都看不到,更不用谈走到了。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靠什么,思辨的能力,之前提到的元认知就是其一。如果没有思辨能力,一个人就像是知识垃圾桶,来者不拒,没有自己的决策原则和判断依据,不仅走的拖沓,也活的纠结。
开放多元。世界是个多维体,一个人的视角很可能偏颇,听取大多数的想法,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以上三点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法则,可能还有更多,欢迎一起探讨。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如何搭建的呢,我们聊聊三个词——认知、认可、认同。
“哇,这个文章写的真好,我先把它收藏起来”、“这个公众号的文章真开脑洞,我得关注下”、“天哪,这个网课还有这么多内容我没学过,得赶紧看看写的都是啥,花钱买的,多少应该有点价值”。。。如此种种,不知道你有没有躺枪,反正我是有体验的,哈哈。最终结果你知道,“懂得很多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没有比这更悲催的事儿了。刷认知,开脑洞,当时再过瘾,但也只是个心理过程;如果学了之后止于认知,就像看了一场痛快的电影,情绪波动再大,没有驱动行动,没有任何改变。
说到认可,基于认知,略高于认知,没有找到那些知识的明显破绽,我们能理解,可能也同意,但与我们的观点不一定一致。
认同就不一样了,对于我亲身践行,有所体感的知识,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既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吸收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到了这一步,我们也就有了行动的意愿,改变才可能发生。
认知止于数据,认可源于信息,认同产生智慧。从认知到认同,从数据到智慧,知识需要经过筛选、过滤、链接、确认、补充等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才能从底层到达顶层,才能形成对我们有价值的参考体系。
我们是用什么满足需求?能力呗。学了一大堆知识,我们聊聊怎么参考这些知识练出十八般武艺。俗话说“艺多不压身”、“技高人胆大”,技能的确是我们仗剑走天涯的利器,那么,该如何修炼呢?
武林江湖有高手,现代社会一样,技能也是分境界的。无知无能——(学习知识)——有知无能——(刻意练习)——有知有能——(反复打磨)——无知有能,这就是高手的修炼路径,之前我在分享教练技术的时候提到过。
从一般到大牛,这个过程必须自己体验,“自助者天助”,自己不先走起,谁也帮不了咱们。
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相比而言,还是能找到更高效的方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种我认为比较靠谱的,你要是有用着顺手的,也请多多分享哈。
721学习法则在学习发展领域是备受推崇的,话说微软的721职业发展经验模型是一样的逻辑。
“70%的经验来自工作中的学习,主要是把学到的一些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再应用,不断调整,形成可靠的经验与技能;20%是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主要指工作中借鉴、参考别人好的做法,以及与他人沟通、讨论、交流等过程中的互相学习;10%是常规的培训,主要指企业组织培训时,大家从培训师、讲师那里得到的启发与学到的知识。”
学习本就是上脑、上心再上身的过程,1分学,2分聊,7分练,这是我们在工作中打怪升级的有效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相信些什么,不要等时间,等机会,请在生活中践行!
如果你过着平常的生活,很难想象你有不平常的成就。改变,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