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影院时,我掩过方才的抽泣,调侃道:“终于找到了‘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梗的由来了。”
《你的名字》影片剧情设计得很巧妙,夹杂着时间、空间的交错,爱情的发酵、亲情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歌颂;RADWIMPS音乐添加的恰到好处;对于人物表情细节的刻画细微之至,很清晰的一处是泷和三叶在陨石湖那儿撕心裂肺地喊着对方的名字,那时他们还在彼此的身体里,却依旧做着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得观众在紧张地期待下有些许的放松。还有诸如此类的多处细节处理的非常到位,足以窥见这部片子把守之严格。我略懂点PR和AE,简单做得来一些后期,体会得到越是改到细节之处,越是得反反复复地来回播放,修改,还有噪音的侵扰,很痛苦。在这里向新海诚导演团队致敬!
我本身对青春片毫无抵抗力,又超喜欢漫画超凡脱俗的唯美画面。而影片则杂糅这里罗列的特点。不得不感慨,影片的每一帧都可以与壁纸相媲美。
于我而已,影片的泪点主要集中影片的后半段:
当三叶长途跋涉,经过转车、步行到东京去找三年前的泷时,泷的一句“你谁呀”浇灭了三叶所有的幻想。“梦终究是梦”,或许她会这样安慰自己吧。好似现实中的表白,规划着表白的时间、地点、方式、场面布置、说话的语气甚至考虑到了下跪哪条腿,然而结果却只是感动了自己。
当三叶和泷在陨石湖那看不到彼此,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对方地存在,当擦肩而过,彼此转身回头。就在太阳即将西落的瞬间,他们终于见到了彼此。“昼夜之间的黄昏时候,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人有可能遭遇幽灵”,课上老师说的话早已为这一瞬间作出了铺垫。穿越三年的时空的梦中情人终于相见,但却短暂到只有一瞬。黄昏过后,三叶突然从眼前消失,只剩下泷一个人呆站在原地。而更可悲地是,两人对彼此的记忆逐渐模糊,只知道有个很重要的事,抑或是人。有人说,青春期的爱情迟早有一天也会像梦一样,慢慢地模糊、退化,渐渐地忘记了她的手机号,记不得了长相,只会偶尔会隐隐约约浮现起有些许画面。相比之下,不如把追马的时间放在种草上,而后你将拥有整个草原的野马。我羡慕校园里的爱情,女孩子坐在单车的后座飞驰而过,但我不会再去为了恋爱而去恋爱。一个人是最好的升值期,一个人总比两个人相互猜疑来得轻松,一个人总比两个人各怀鬼胎来得洒脱,一个人总比两个人强颜欢笑来得真实。当然,为了对方而变得更好的爱情还是令人嫉妒的。
当三叶和泷最后在东京的寻找,问候,我还是哭了。剧情发展到末尾大致猜到了结局,但伴随着RADWIMPS的急促、欢快音乐,看着彼此为找到对方的不懈,在楼梯处的擦肩,泷鼓起勇气后的转身,三叶期待的泪水,我还是心头一震,鼻尖酸痛。圆满是全球价值观的认同,无种族、宗教、国家的差异。
好久没有静下来看一场电影了,总是异常感到危机感:再不跑,你会被落下更多。喜欢这种慢文化,行动派校园盟发起人华哥告诫我说“抽点时间让自己慢下来,感受下生命的馈赠”。我很赞同,但可能不是现在。就像CCTV希望之星复赛导师在question环节问道“Fmily and career, which one do you choose?”因为我说的dream是be an entrepreneur。我回答的大致意思是先是事业,待事业足以为豪后是家庭。慢慢地看问题很现实,像《你的名字》可能在精神愉悦片刻后,会思考现实生活中在一起的磕磕碰碰,能够有默契地应对,相互宽容彼此的瑕疵,这或许比遇到一个对的人更为重要。“在一起不累就行了”这是看着我成长的杨姐所信奉的。
“感性地看它感觉很棒,但理性地看感觉好傻啊他们!”静姐组织的早起群里的一位伙伴如是说,我回复的大意是“希望坚守这份感性”,这依旧是我现在的答复,尽管可能只会出现在固定场合的固定时间。
愿世界善待你的温柔,愿你们相遇在转角的咖啡店,对视,微笑,感慨“缘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