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有海量(e.g. 日均千亿级别)的访问日志流,如何在不要求结果100%精确的前提下,尽量快速地统计出被访问次数最多的一些域名,以及它们的访问频率?
Heavy Hitters(频繁项)以及它衍生出来的Top-K(前K最高频项)是大数据和流式计算领域非常经典的问题,并且在海量数据+内存有限+在线计算的前提下,传统的HashMap + Heap-Sort方式几乎不可行,需要利用更加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好在大佬们对Heavy Hitters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一种主流的类别,即基于计数器(Counter)的方法,包括:
- Misra-Gries算法
- Lossy Counting算法
- Space Saving算法
在下篇文章中(计划这两天写,保证不鸽),会继续介绍另一类,即基于略图(Sketch)的方法。
Majority问题
先看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数组中有一个数字出现的次数超过数组长度的一半,请找出这个数字。
思路很简单:遍历数组,如果前后遇到的两个数不相等,就将这两个数消去,最终剩下的那个肯定是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那个数。具体到操作上,可以设定一个候选值与一个计数器,在遍历过程中,如果遇到的数与候选值相同则增加计数,不同则减少计数。候选值的计数减为0时,表示它肯定不是所求的结果,选取下一个数作为候选值,直到遍历完毕。
Misra-Gries算法
将Majority问题推广,就会变成:
数据流中一共有m个元素,请找出出现频率超过m / k的k - 1个元素。
可见,Majority问题就是上述问题k = 2时的特例。套用上面的计数器思路,就是Misra-Gries算法,该算法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
如图所示,维护k - 1个候选值与计数器的集合:
- 如果元素在集合中,将其对应的计数器自增;
- 如果元素不在集合中且集合未满,就将元素加入集合,计数器设为1;
- 如果元素不在集合中且集合已满,将集合内所有计数器自减,计数器减为0的元素被移除。
Misra-Gries算法可以利用O(k)的空间对元素j的出现频率 fj 做出如下的估计:
- fj - (m - m')/k <= fj <= fj
(其中fj是j的真实出现频率,m'则是集合中的所有计数器之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因为计数器自减只会发生在集合满时,且触发计数器自减的那个元素也不会被统计到,所以相当于少统计了(k - 1) + 1 = k个元素。也就是说,计数器自减的操作最多能发生(m - m')/k轮——即fj与fj之间的最大差值。由此可以总结出:
- Misra-Gries算法对元素出现频率的估计总是偏低的;
- k越大(即计数器的集合越大),频率的估计误差越小;
- 最终结果能够保证没有假阴性(false negative),即不会漏掉实际频率高于m / k的元素。但可能会出现假阳性(false positive),即混入实际频率低于m / k的元素。
Lossy Counting算法
Lossy Counting算法在2002年提出,与Misra-Gries算法的思路不太相同,但也很简单。其流程如下。
- 将数据流划分为固定大小的窗口。
- 统计每一个窗口中元素的频率,维护在计数器的集合中。然后将所有计数器的值自减1,将计数器减为0的元素从集合中移除。
- 重复上述步骤,每次都统计一个窗口中的元素,将频率值累加到计数器中,并将所有计数器自减1,并将计数器减为0的元素从集合中移除。
在窗口大小为1/ε的情况下,套用Misra-Gries算法的误差分析思路,容易得出Lossy Counting算法对元素出现频率的估计同样是偏低的,会出现假阳性,且误差在εm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希望得出频率超过Fm的所有元素(F是个比例,如20%),那么我们最终得到的是频率超过(F - ε)m的结果。原作论文内建议F大约设为ε的10倍。
论文也指出Lossy Counting算法的空间占用为O(1/ε · log εm),可见它是以比Misra-Gries算法更多的空间作为trade-off换来了更低的误差。
话说回来,Misra-Gries和Lossy Counting这样的算法为什么具有实用价值呢?根据著名的Zipf's Law思想,元素在数据流中的分布往往高度倾斜,少数频繁出现的元素占据了数据流中的大部分空间(考虑一下“二八定律”)。所以,即使它们是不精准的,但仍然能够给出大致正确的、有意义的统计结果。
Space Saving算法
Space Saving算法在2005年提出,本质上是Misra-Gries和Lossy Counting算法的折衷,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Heavy Hitters算法之一。它维护k = 1/ε个候选值与计数器的集合,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 如果元素在集合中,将其对应的计数器自增;
- 如果元素不在集合中且集合未满,就将元素加入集合,计数器设为1;
- 如果元素不在集合中且集合已满,将集合内计数器值最小的元素移除,将新元素插入到它的位置,并且在原计数值的基础上自增。(这里维护计数值最小的元素可以用传统的堆)
可见,Space Saving算法构建在Misra-Gries算法的基础上,且只有第三种情况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借鉴了Lossy Counting的合并思路。除了只需要O(k)的空间之外,这样操作的好处是,所有计数器的和一定等于数据流的总元素数m(因为不需要做减法,只需要自增),且那些没有被移除过的元素的计数值是准确的。容易分析得出:
- 集合中最小的计数值min一定不会大于m / k = εm,同时能够保证找出所有频率大于εm的元素;
- 元素出现频率的估计误差同样在εm的范围内,不过会偏高;
- Space Saving算法也有假阳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非频繁项集中位于流的末尾时。
Space Saving算法在贴近实际应用的Zipfian数据集上的benchmark如下图所示,可见与其他算法相比,无论在准确率方面还是效率方面都几乎是最优的。
在大数据相关的组件中,笔者所熟知的Space Saving算法应用有两处:一是Apache Kylin中的Top-N近似预计算特性;二是ClickHouse函数库中的anyHeavy()函数,它能够返回数据集中任意一个频繁项。特别地,它们使用的都是并行化的Space Saving算法,能够显著提升多线程环境下的计算效率。
The End
明天早起搬砖,民那晚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