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再度高中毕业,县城杂乱的一条老街书店里偶然找到两本期待已久的书,一本是《丧钟为谁而鸣》,一本是《看见》。
复读那段时间,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柴静,是那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迷恋。
痴迷于她面容的清秀,眼神的坚毅,言语的活泼,文字的理性……后来网上听柴静的演讲,记得新书发布会上,柴老师开场“天寒地冻,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很是喜欢这种简练干脆的说话风格。
去搜柴老师之前写的博客,她在方所演讲时曾说过,自己并不曾在微博上言论,一百多字的语言会迫使人们一吐为快,缺少理性的思考。柴老师的文字理性从容。
依然记得她告诉读者愚昧对人的桎梏,我们努力寻求真相,挣脱愚昧的束缚犹如春蚕破茧,种子冲破泥土般执着。自此内心埋下了渴求真相的种子,不再像曾经那样,将道听途说所得传播他人。
柴老师在答读者问中告诉别人,人与人之间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水泥柱,我们应当提醒身边人灾难的来临,而不是你等着瞧吧,你将来犯错的时候就知道我对了……后来的生活,虽然也难免蝇营狗苟,我总告诫自己心怀善念。
忘了从什么时候得知,柴老师在此之前出版过一本《用我一辈子去忘记》,里面记录了她在长沙担任电台主播的点点滴滴。去网上各大书城一一搜寻,即将绝望之际淘宝上竟然有卖,遗憾是复印版,很难接受,又过了近半年的时间,清楚得知《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已不再版。
最近在透过试卷般的墨迹探寻二十多岁的柴老师在想些什么,1995年柴老师供职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主持《夜色温柔》栏目。那时我还未满周岁,就不用“少不经事”的年纪了,三年的电台时间,慰藉了长沙无数痴男怨女,那个时候他们早已“柴迷心窍”。
“北京时间22点31分,您现在所听到的是调频97.5兆赫,湖南文艺广播电台的《夜色温柔》,我是柴静。 问候收音机前每位最亲爱的朋友,感谢您在这样的静夜时分即将陪伴我度过今夜的最后一个半小时……”
二十岁的柴静遣词用语不落窠臼,沉着冷静地感受着周遭人世苍茫,看着长沙那些饮食男女,心生感慨。又在人事迁变的经历中感叹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原来年轻都是这样,敏感却又对外界充满了期待。
如果有幸早出生18年,又刚好落居长沙,彼时彼刻想必也会在静夜时分守候在电台旁听那沉稳平静的声音讲述流水般岁月。曾幼稚的幻想,柴老师长我18岁,以后用功努力,三十岁的时候如果能见到柴老师那时她才48,也还年轻,不曾想婚后的柴老师突然离职,杳无音迹。
人在困惑的时候会在书本中寻求共鸣,感念那些虚无的日夜从柴老师的言语中习得的理性和正义,人世苍茫,只要心中有光,前路还是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