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接触书评这一课题,所以在机缘巧合之下看到经济观察编辑付如初女士在豆瓣懒人音频开了一期关于书评写作课《如何读透一本书》。
付如初女士本身是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专业,也已经是文学博士,现在又是观察栏目编辑,她的书评经历和文学功底都是毋庸置疑的,刚开始听的时候,还怕会不会专业性很强,或是教条主义很重,听过之后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内容告知了书评是一种应用型文体。中国迄今为止并没有建立评书人制度,与国外评书职业的蓬勃以及规范性,中国的评书人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或是文学功底深厚的作家撰写,独立性强,但是规范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真是令人可惜。
付女士在音频中告知国外书评分为两种:一种为虚构文学,像小说;一种为非虚构性文体,如散文,自传类的。写小说书评主要看小说的想象力,带入感强不强,这个跟《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小说阅读方法,小说要在作者给你营造的想象力中徜徉,别去管事情和现实的冲突;接受里面的空气,法律,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当然这样有利于读者理解小说人物的内心,更容易读懂小说。
那小说是什么?他是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用虚构的事件反映生活的本质。
读了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不知道在那本书上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小说不能没有主题,他一定要告诉人们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内心深有感触,也惭愧自己看小说只看个热闹,或是只是对里面人物行为批评,或激愤,或感叹而已。《如何阅读》也在里面告诉我们一定要从行里行间,找到作者想要告诉的主旨,而好的作者一定会给你线索,帮助你找到他的写作意图。如今再听到一次这样的话,才知道自己读书读得太浅薄了。《文心》当中有一节专门讲写作“触发”,与佛家讲的感悟意义无二,或者现在的我算是触发了,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这又让我想起主题阅读的重要性,或许你看书的时候对里面的句子或传递的内容不甚明朗,但是因为读了另外一本类似的书籍,就会顿悟,但是如果不把自己的一点思考写下来,朦朦胧胧,过几天我也会把这点感悟丢弃,也谈不上知识的联接了。《如何高效阅读》里面提到高效阅读的主要理论,就是努力把自己看过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触类旁通的高速公路网络。
言归正传,小说的阅读主要有两个切入点:人和事。作为一名学生学会阅读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1.人物的典型性,根据人物的命运的特性,人物的关系的复杂性来评价,小说就是反映人性的效果,这一点不管是哪本小说理论都会讲到。
2.情节的角度:通过矛盾冲突的发展评价小说,反映现实和时代方面的价值。
台湾大学教授欧丽娟说过:小说与故事的区别在于情节。故事没有情节,而且他不讲逻辑与关系,多么荒诞不羁都可以;但是小说有情节,而且情节必须要有前后逻辑。除了人物和情节,文学技法也很重要。从小学的语文课开始,我们一直在学习文章技法,修辞,描写,铺垫等都属于文章技法。古人说:文无定法,不代表文章没有技巧,而是把你所知道的所有技法,融会贯通,甚至创新使用。这一点在《金华堂水浒传》里面写得很清楚,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推崇,把明清小说推上与赋,诗,词同等,就是因为金圣叹在评点时总是说:水浒传有史家手法,个别篇章还用左转,春秋笔法,这样的字眼来赞美水浒传,使得这个版本的水浒传之后再无来者,也使得中国文人小说从不入流的奇淫异技登上大雅之堂,甚至可以跟中国传统主流的文体归类在一起。
付如初女士在如何读小说也给我们非常中肯的建议:要细读文本,要把文本烂熟于心,时时咀嚼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发现作者传递的东西,除了关注文本还要多关注作者本人经历,不一样的经历会造就作者不一样的想法。有个外国教授说过:你现在的想法跟你目前看的书,经历有关。
看一本小说,你还需要读本作者其他的主要作品及本书的所有评论,有助于你写出较公正,全面的书评。也是她在讲书评之前讲到的写书评的准备,多收集资料,力求旁引博真。阅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带写作意识阅读。虽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想准备成为作家,但是每一个阅读着应该要想着让阅读后的自己比原来更进步,要学会自我进阶。阅读的时候除了要学会进入小说的世界,有时候也有抽出另一个自己问问自己:我在读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走进作者的格局,情趣和深度。
阅读时该带着什么问题读?《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总共有四点:
一、整本书在谈些什么?用一两句话概括
二、细节是什么?如何说明?
三、这本书讲得有没有道理?是整本还是部分?
四、这本书与我有何干?
无论什么书都要提到这四个问题。她还列了非常多的书录,大部分是近代和现代的,中国古代有《文心雕龙》。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质变得前提是要有量变,这个在哲学上是真理,但不是所有的量变都能引起质变。就如蔡志忠先生说:我们的爷爷奶奶看了一辈子的电视剧他们也不会变成编剧,因为他们看的角度不一样。同理,不正确的看书方式,我们也只是成为看的一员,转视即忘而已。带着写作的眼光深入文本的世界。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另外一种就是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介绍应该如何深度阅读,这个也是跟题目主题相关的,如何读透一本书。
从小学开始老师便言真意切告诫我们要多读书,现今市场上关于阅读的书籍也有千万本,各种工具书也是层出不穷。但是个人的经验,勤勤恳恳的背下经典的书,比看几十本书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