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动笔。不知何时养成了拖延症的坏毛病,懒懒的,动也不想动,总是坐在家中的阳台上,喝着茶,对着那些盛开的繁花发呆。有时很厌恶这样的状态,直到读了梁文道说的一句话,方才发现,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是能够令你感到舒服的,都是合理的。那句话是这样的: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你瞧,即使是像我这样懒散地活着,也能有所收获。因为我发现,在那些发呆的时刻里,我或多或少思考了人生,甚至还有些许顿悟——霎时在某个瞬间完成了对某些事物看法的演进,从一个无明之人,明白了一些人生,超越了一些自我,突然完成了某种飞越。这不就是梁文道所说的“了不起的变化”吗?
这里想要说的是去年夏天感受到的某一种顿悟。每当想起那一刻,心里还会浮现出月光、风铃、石桌、茶杯,以及山下的灯光。那是一个永恒,定格在心里,从此难以磨灭。很难说清当时是一种什么情绪,苍凉的成份居多吧。
彼时,正和几位友人围拢在中北大学附近千佛洞上方莲花台旁的石桌边喝茶。友人带了野营用的炊具茶具,买了一大瓶农夫山泉,坐在黄昏的暗影里,一壶一壶地煮茶喝。莲花台下方的千佛洞那里有道观,有祠堂,有民宿,都已修葺完好,而上莲花台的路却杂草丛生,仍呈原始样貌。因对比强烈,令人倍增荒芜寥落之感。加之被微风吹得摇曳乱晃叮当作响的风铃,遥遥挂在天空闪着一丝清辉的月亮,入口先苦后甜余味不绝的大红袍……在那样一个天色已黯的黄昏里,顿生“今夕何夕”之感,不知人在何处,心在何方。即使四周围坐友朋,笑语声此起彼伏,依然难掩内心的空旷寂寥。所以,喧闹、繁嚣、车水马龙,有时只会让人更加落寞。虽到不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地步,孤独也难免环绕于周身,“拂了一身还满”。
朋友爱那一轮明月,起身与之共影。静静地看他们笑闹,猛然望见山下已有两条灯带环绕在城市两边,将整个城市照得灯火通明。心中一惊,仿佛突然看到人间世界,与自己所呆的莲花台,竟然如两重天一般。本是烟火人生,为何能有这般分别?表面不动声色,心下已惊诧莫名。能看到自己每日在那个人间世界中行走,或悲或喜,一如众人。却喜欢这一刻的空旷寂寥,因孤独而使内心变得更加清亮,更明白人生的意义。
后来又去了一次莲花台,也是与友人坐在那里喝茶,也是坐到夜色已至方回。站在莲花台上,望着山脚下的烟火人间,想着这一重天非那一重天,想着这一个我非那一个我。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体会实在是难得难得,没有几人能有跳脱自我、观望自我的机会。人们通常在俗世里蝇营狗苟,为一点小利你争我夺、鱼死网破。
每当为了生活琐事烦心时,总会想起在莲花台上的那两个夜晚,想着内心清亮的那个自己。浏览微博时,读到一句话:“不做亏心事,生活或局促,但一生却从容无悔。”是啊,这一生想要的不就是这个吗?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你穷其一生追逐的皆为空,最后的落脚处依然希望是桃花源。你回望人间,明白的不过就是这个道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