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由轴
短视频火爆原因:内容入手 基本上分为三大类,“教育类”短片(人为演绎,企图传递一种观念思想,多为搞笑形式,有剧本,但三观不一定正,多出现在快手)这类视频吸引人就在于并不是直接说教,带有情节性,且很短,且自认为很有内涵。2.脱口秀,类似papi,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上幽默为主,事例通过语言演绎表现的很丰富,市场一般也不长,人们乐于听,相对于前一种,这一种的受众接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些。3.小鲜(腊)肉风貌类,直白说很大一部分就是靠颜值,但不绝对,或者在某一领域抓住了当下人们的向往,例如(一对互相搞怪的夫妻,帅气的哥哥宠妹妹)一类,满足人们自己心里的yy。
受众原因:1.解压 短视频大部分内容都是以轻松搞笑,或者治愈发泄为主。2.同龄人生活的丰富,富裕的人各种旅行玩乐,秀“金钱”恩爱,还是满足所谓的向往和yy。毕竟大多数人 生活水平没那么高。3.空闲时间,坐地铁啊,吃饭啊,什么的时候 ,现代人大多浮躁 , 这些零碎的时间就交付给这些短小精悍的视频了。
什么人在做,相对来说是一个全民的现象级活动所以才会这么火爆,下到小学生都在玩,所以一定要分类的话,我把他分为三种吧,第一种,媒体人,专业做新媒体一类的人会涉及到这个领域,有专业的人士去完成一系列的选材拍摄以及宣传,可能是一个公司,可能是一个团队负责,公司加入短视频制作行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宣传和占去市场份额,团队主要是靠这块盈利,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种是个人性质的网红,与一些有专业团队在做的网红不同,有团队的网红可以直接划分到上述的团队中去,这里的个人性质的网红就是,从前期到后期都是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所涉及的短视频 内容和主题都有所不同。不做过多阐述。反正也很赚钱就是了。
第三种,平民的娱乐。如果说前两种是相对稳定和专业的,那这一种既是非专业的也是非稳定的,偶尔有人发一个有意思的短视频,偶然间火了,但是后续却没有那一次的幸运,很快后期的视频又石沉大海。有一些人在一次爆红后,后续的关注量是在持续增长的,这一种可是说是再向第二种网红进阶的过程。
短视频为什么会涌现?第一点,也是最基本的,技术的成熟,平台的搭建。早在,15年,甚至可以追溯更早,就有一些短视频app进行尝试,比如小咖秀,但都是惨淡收场,但我们一就可以清晰的看到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发觉到了这个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流量变现这些都是促使短视频产生的原由。
秒拍,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等短视频App平台到底呈现了什么内容?侧面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从数据上来讲,每个平台都宣称他们有四五亿注册用户,每在活跃在线的都上传几百万个小短视频。在资本的裹挟下,创始人知道会盈利才会创办,几家平台互相竟争,利益为重啊,流量变现,全民围观参与,分析市场和人物心理各出奇招。吞灯泡吃虫子弄喜剧扮丑相冰箱炖火锅刷火箭双击666扎心了,老铁。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什么都能直播,生孩子,火化,猥亵活塞,自卫。直播平台女主播的沉沦之路。低俗猎奇现象,监管部门大力整顿整的好。短视频里面的众生乱象,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报纸的消亡,自媒体的崛起,甚至是在平民开始抢夺一个话语权。个体力量开始涌现,很多东西不再具备垄断性。短视频最近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说不能迷失在炫目的视觉当中。我觉得吧阿Q想闹革命,赵家人总会说,你不配。或者是格调不高啥的,还是要传递正能量,符合四化四建设。抑或者把丑的阴暗的东西掩耳盗铃,驼羊把头埋在沙子里。
短视频能让人学到些什么?能不能像电影电视剧写书画面搞音乐那样,给人以艺术审美,愉悦性。实际上当一个东西开始泛滥后,门槛不高,就像网络小说那样,垃圾食品,经济快餐。遍地农药王者吃鸡网络交易乃四大俗。《罗辑思维》也好,某酱,还是吐槽大会,美食节目。论坛推特微博博客BBs微信公众号QQ,这些新生事物具不具备大浪掏沙,时间的检验?尚未可知。就目前而前,互职网大爆发,是一个热闹地方。
无论玩短视频的人群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是在乡村还是城乡结合部,办公室的野外的企止的室内或室外,谁也代表不了谁。更何况还有失语的沉默大多数。谁又会真正去关心他们生存的权利和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