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活成一座孤岛,只是还没有遇见生命中的摆渡人。”
——题记
前段时间,跟一位朋友聊天。
我跟她抱怨道:“我现在越来不想交朋友了,合群好累啊!”
她沉默了一会,说:“感觉你上大学后越来越孤僻了。”
她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第一,怎么定义一个人是不是孤僻?
第二,难道上大学后我真的越来越孤僻了吗?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孤僻。
孤僻是指性情怪僻且不合群的人格表现。它常表现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如果与人交往,也会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似乎较活跃,但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有点神经质,因而人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
凭着自我认识,除了不合群,其他关于孤僻的表现好像跟我也没半毛钱关系。所以,若从定义方面分析,孤僻当然不能放在我身上。但是,这还不能完全说服我。
自从上了大学,读的书多了,三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慢慢地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简单地说,就是成熟了。
而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成熟了,天真将离你远去;你懂事了,快乐也将离你远去。
不过,这些代价都不算什么,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长大”,我还是会选择多读书,因为,相比起那些代价,我更讨厌无知的自己。
要说到最能让我体会到成长的惨痛代价,那就是朋友。
新朋友来,旧朋友走,就如同身体的新陈代谢一般。
以前,四海之内皆朋友,又因年少无知,因志不同道不合,与些许朋友渐行渐远,对有些朋友甚是寒心,有时还落个不好的结局。
但,“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一次是无知,摔倒两次就是弱智。”
于是现在,无论是对朋友,还是男朋友的选择,我都不愿再将就,两者无一不需慎重选择。
在我的观念里,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便是:志同道合。宁愿未曾拥有,也不愿随便拥有后又随便失去,毕竟,失去的痛苦是远大于得到的快乐的。
既然我有交友原则,那么,我就是想交朋友的,毕竟,没有人愿意活成一座孤岛,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之前,我之所以跟朋友说自己不想交朋友,那是因为我把自己局限于身边的这个小圈子。
这个圈子里,我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已交的朋友)。如果这时再勉强自己去交朋友,去合群,必定身心疲惫,能量耗尽。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所以,并不是自己不想交朋友,只是还没有遇见那个“志同道合”的人。并不是自己话少,只是没有遇见一个能让自己变成“话唠”的人。
现在回到“在大学是否变得越来越孤僻了?”这个问题,我可以确定,答案是否定的。
不过,即使变得越来越孤僻了,那又如何?我的观念就是,只要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活成一座孤岛又何妨?我孤僻我开心。
人,首先要为自己而活,只有取悦了自己,这一生才不虚此行。
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随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