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似乎难免要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书籍满架,却感到无从下手;细细品读,却发现并没留下什么印记;读书几年,却不觉得有什么成长。如果长此以往,不仅消磨意志,让读书的雄心壮志长眠在未竟的书单里,还会打击信心,阻碍成长。这样的开卷,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看到日本作家桦泽紫苑《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我是怀疑的。哪有什么过目不忘,不过是商家炒作的噱头罢了。如果真有,那也是背后比别人更多的勤奋和积累而已。继续翻看,我还是被封底的文字吸引了:“作者每天更新facebook和youtube视频,每年写3本书、安排2次长途旅行,每月都能看30本书并在电影院看10场以上的电影,关键是作为精神科医生还在医院坐诊。”作者自称,之所以能完成常人3倍的工作,正是因为掌握了将书中知识“留在记忆里”的读书方法。
好奇心害死猫。怀着学习精神科医生“过目不忘”读书法的态度,我还是把书翻了一遍,结果还是不出所料的感到失望。除去前言和后序,全书八章内容里只有三章是讲自己独特读书方法的。第一章写读书的目的,也不过是积累知识、读书娱乐、自我成长和改变人生等一些老生常谈而已。如果说介绍如何选书、如何买书以及如何使用电子书还算与主题有关,那么专门拿出最后一章来列一个包含31本书的个人书单来,作者你能告诉我你不是在凑字吗?
吐槽完毕,还是让我们怀着建设性的态度看看究竟能学点什么吧。
首先是关于读书的目的。作者明确提出,不能使自我成长的读书没有任何意义。对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肯定有人会说,像读书这种一盏清茶一盏灯,红袖添香书更香的高逼格事情,如果跟目的联系在一起就难免庸俗了。但毫无疑问,即便是纯粹消遣的阅读,其本身也是有目的的。况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做到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在惊异、闲暇和自由的条件下,从事某种纯粹的读书思考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有人说知识就像是一粒粒珍珠,必须要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去贯穿。只有成串的珍珠才是项链,才有利于提取和展示,否则就永远是散落和碎片化的。而这里所说的思想体系,就是自己究竟想通过读书建立怎样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反思我们读书中“过目即忘”的原因,不知道要从书中捡拾什么,捡到了很多珠贝又不知道要挂在哪里,串成什么样,头脑不过是杂乱的废品回收站,最终就只能导致知识在头脑散落、埋藏和被遗忘。因此,究竟要做个串项链的还是捡破烂的,以及最终要在头脑中串出怎样一副艺术精品,这的确是读书者应该首先搞清楚的大问题。读书应该抱有怎样的目标,或者如何才算是“读过”某本书,作者的标准是“能够说明其中的内容,并且能够就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在做到“深度”之后,才追求“速读”、“多读”,才是促进自我成长的读书之道。
其次是读书的方法。按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大脑判断输入的信息是否需要长期存储有两个标准:能否多次使用以及能否打动人心。因此,“过目不忘读书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把输入的东西在一周输出3次,同时在读书时尽可能调动身体分泌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脑内物质以强化记忆。作者所谓“过目不忘”的关键词有两个。首先是输出,即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把读到的内容让大脑重新加工一次。具体的办法如向朋友或亲人分享书中的观点和阅读的启发,向别人推荐阅读书目,强迫自己在社交网络上摘录名言警句、写书评和感想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书上勾勾画画做标注也是输出的重要形式,因为这样可以调动大脑的不同分区,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因此,读书时一只荧光笔(用于标注重要部分)和圆珠笔(用于做批注)也就成了必备工具。其次是碎片时间。由于读书时给自己设定时间限制以及在特定时间读书会提高人的记忆力,而且人的注意力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最长时间也不过15分钟,因此在碎片时间以及睡前读书不仅更加高效,也更有利于记忆。在实际中,作者也提出了先确定目的的浏览读书法、兴趣为主的跳读法、增加难度的挑战读书法、乘热打铁的一口气读书法以及向作者当面请教的百闻不如一见读书法等等。其实书中提到的这些方法,人们在平常的阅读中大多已经在运用了。比如通过反复的输入与输出强化记忆就是一条最基本的做法,但“过目即忘”与“过目不忘”的区别关键在于能否长期坚持输出罢了。
其次是如何选书。书目浩繁,不仅内容包罗万象,而且程度深浅各异,挑选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无疑是很重要的。正所谓,多读书并不必然能改变人生,能够改变人生的是读了多少对自己有用的好书。作者借鉴日本茶道和武士道中“守破离”的概念,提出所谓挑选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书的方法。“守”就是追随自己的师傅学习其流派,并深入钻研,即就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入门阶段;“破”就是穷尽师傅的流派后再对其他流派加以研究,即研究别人的方法以促进自己成长的中级阶段;“离”就是自己的研究集大成,其后开拓自己的境界,独创新流派,即形成自我风格,取得新的层次造诣的高级阶段。只有首先明确自己在该领域中处于“守破离”那个阶段,才能清楚地知道学习基础知识的入门书、学习别人方法的应用书和探索自我模式的“突破书”,到底哪个是“自己最需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