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之书》序言节选
作者:乔治•斯托克
我还记得二十五年前琢磨这些问题时候的经历:咖啡店里的寒暄因为这些问题而变成愉快的促膝长谈;与老朋友的叙旧带来了意外的灵感;本是平常的夜晚突然文思泉涌,于是一直伏案到凌晨。
《问题之书》初版于 1987 年,当时执政的还是里根和戈尔巴乔夫;柏林墙尚未倒塌;南非还处于白人统治之下;抗抑郁药百忧解才刚刚问世;布鲁斯•斯普林斯汀 (Bruce Springsteen) 的《爱的通道》 (Tunnel of Love) 还位列排行榜榜首;情景喜剧《天才老爹》(The Bill Cosby Show)风靡美国;数码相机、互联网和人类基因工程还是天方夜谭;107 层的世贸中心大楼仍傲然耸立在纽约市中心;一部品质良好的手机重达 2 磅,价格二千五百美元,打一个小时电话就要充电,话费每分钟五十美分。
一切都变了,但是一切又都没有变。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当时人们也在金钱和家庭中挣扎,经历爱与失去,怀着希望却又充满恐惧。人们与疾病、死亡、失败和挫折不断较劲,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成就感。他们了解欲望与背叛,他们像我们一样挣扎着寻求一个立身之地,努力理解自己,理解别人。
二十多年过去了,人类生活中的核心问题依然没变,但是文化却已沧海桑田。《问题之书》中收集了291个问题,透过这些问题,也许可以让我们渐渐看清,当我们抉择时,会更明白自己真正看重什么。
- 思考生活的意义并不能帮我们改变世界,但是可以帮我们认识自己。
我们大多数人都看不清自己。不是把自己想的太好,就是把自己想的太差。人性之蒙昧、之不愿意看清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每天于愤然中起身;于现实中沦陷。人照了镜子太多遍,还是看不清自己。
比如你的择偶要求有多高?当理想另一半出现时,你能以何吸引他?你想留下自己的裸照给未来的自己吗?想实现美梦要撕下蝴蝶翅膀,你忍心吗?如果是踩死一只蟑螂是不是容易些?重要的派对上,你最期待看见谁?又最担心看见谁?无趣、愚蠢、丑陋三个缺陷中你的小孩必占一样,你会选择什么?……
我们都在练习,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我们总是忍不住疑惑:这一生怎样度过,才不算浪费?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书中的推荐语说: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重要。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可以把人逼疯,它不会给你任何观点或者答案,因为这些问题触及爱、金钱、伦理等生活的核心,触及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回答它们的过程中,我们学着反思、追问自己,开始像个哲学家一样审视和思考人生,从而慢慢认清自己。
- 越是回避的问题,越应该重视
书中很多问题都是把两个都很重要的东西放到一起让你去比较去取舍,让你陷入两难之地。这些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哪个也不想丢掉。而在生活中它们往往并不矛盾,所以当它们矛盾的时候,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无法舍弃任何一个。于是,我们潜意识中会默默跳过回避某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太过矛盾无法抉择,也可能是认为其无关紧要。
然而,现实中确实是充斥着这些矛盾的。现实与理想、伦理与道理、家庭与事业……没有人告诉我们生活的真实模样,我们在拼凑来的价值观里寻找人生。有时弄丢自己,有时弄丢爱情,有时弄丢生活,我们渴望过美好生活,有美好的关系,享美好的人生。然而,当我们横在梦与现实之间时,总难两全。甚至习惯把实现它们的时间,放到遥远的将来,觉得当下并不容易实现,这也许就是逃避。
接受问题中描绘的条件,假设描述的可能性都是正确的,所有诺言都会被兑现,而你在做决定时了解所有相关状况。那时,所有的逃避无处遁形,内心的所有潜意识浮出水面,也许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 习惯了所有的标准答案,也就渐渐失去了质疑的能力
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人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个能思想的灵魂。这个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从出生起便会质疑。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每每看到新鲜事物都会忍不住向身边的人寻求答案。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
可是渐渐的,我们开始习惯一些标准答案,接触的标准答案越来越多,也就渐渐不再发问了。考试有标准答案,只要核对是否准确就好; 生活似乎也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会跟你灌输TA心中关于生活中种种的定义,成功?爱情?婚姻?事业?我们不需要发问,因为,一切都有它的轨迹。
这个世界上以前发生的事少, 现在发生的事多, 我们不可能事必躬亲, 可我们要对很多事情拿出自己的看法。初拿《问题之书》时也觉得不适应,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反而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某些问题我们的答案可能存在对错之分,但绝对没有优劣,都不过是代表了当下的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在讨论的氛围里,我们便离真相更进了一步,离更好的自己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