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一
晋纪三
公元280年——288年
共9年
始祖武皇帝中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1、
春,正月,吴国大赦。
2、
杜预向江陵,王濬出横江,攻打吴国城镇、军营,所向皆克。
二月一日,王濬、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
吴国人在长江沙洲上要害之处,用铁链横锁江面。又制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用以逆据舟舰。王濬制作数十个大木筏,方一百余步,上面绑上披甲持仗的稻草人,令水性好的士兵乘木筏先行,遇上铁锥,铁锥就被木筏带走了。又制作巨大的火炬,长十余丈,数十人手拉手才能围一圈那么粗,灌上麻油,置于船前,遇到铁链,就点火焚烧,不到一小时,铁链就被烧断了,于是船行不再有障碍。
二月三日,王濬攻克西陵,杀吴国都督留宪等。五日,攻克荆门、夷道二城,杀夷道监陆晏(陆抗之子)。杜预派牙门将周旨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里渡江,袭击乐乡,多张旗帜,又在巴山放火,吴国都督孙歆恐惧,写信给江陵督伍延说:“北来诸军,是飞渡长江啊!”周旨等伏兵于乐乡城外,孙歆派兵出城迎战王濬,大败而还,周旨等伏兵跟随败兵进城,孙歆还不知道,周旨直抵孙歆帐下,将孙歆俘虏而回。
二月八日,杜预击杀吴国水军都督陆景。
杜预进攻江陵,二月十七日,攻克,斩伍延。
于是沅江、湘江以南,一直到交州、广州诸州郡,都望风而降,送上印绶。杜预持皇帝符节,以诏书名义慰抚他们。一共斩获吴国都督、监军十四人,牙门将、郡守一百二十余人。
胡奋攻克江安。
二月十八日,皇帝下诏:“王濬、唐彬既已平定巴丘,与胡奋、王戎一起攻打夏口、武昌,顺流而下,直指秣陵。杜预当镇抚零陵、桂阳,招降衡阳。大兵既已临境,荆州以南,当传檄而定。杜预等各自分兵以增强王濬、唐彬兵力。太尉贾充移屯项县。”
王戎派参军、襄阳人罗尚,南阳人刘乔将兵与王濬合攻武昌,吴国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bing)皆降。虞昺,是虞翻的儿子。
杜预与诸将召开军事会议,有人说:“百年之敌,未可一次扫清,方今春季涨水,难以长久驻军,不如等到明年冬天,再图大举。”杜预说:“当初乐毅济西一战获胜,就长驱直入,一举兼并强齐。如今我兵威已振,正如破竹,已经劈开数节之后,剩下的自然迎刃而解,不需要再另外找地方下手。”于是指示众将方略,直扑建业。
孙皓听闻王浑南下,派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众三万人渡江迎战。到了牛渚,沈莹说:“晋国在蜀操练水军已经很久了,我上游诸军,却一向没有戒备,如今众将皆已战死,年轻人担当大任,恐怕不能抵御。晋国水军一定会从此处经过,我们不如积蓄力量防守于此,等他来了,就在此决战,如果幸而获胜,长江以西就平定了。如果渡江与晋国大军接战,不幸失败,则大事去矣!”
张悌说:“吴国将亡,贤愚皆知,这都不是今天才知道的了。我担心蜀兵到此,我军心骇惧,根本就不能作战。带他们渡江,尚可决战。如果败了,大家一起为国家而死,死而无恨。如果有幸战胜,北敌败逃,那我士气高涨,兵势万倍,再乘胜南下,阻截蜀兵,定可将其攻破。如果按你的计策,恐怕士众一哄而散,等敌人到来,没有一人死难的,君臣一起投降,岂不是奇耻大辱吗?”(张悌分析得对,他讲的,是《孙子兵法》的道理,如果留在牛渚,兵法上叫“散地”,在自己国境内作战,在地势上就叫散地,什么散呢?军心散,因为士兵随时都可以逃回家。敌人来了,将领说迎战,而士兵们吓坏了,一哄而散,将领只剩一个人,也只能投降了。而带他们渡江之后呢,地势上叫“重地”,深入重地就是这个意思,没有退路,回不了家,只能抱团死战,背水一战。)
三月,张悌等渡江,在杨荷包围了王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张乔只有七千人,关闭营门请降。诸葛靓要将他们全部屠杀,张悌说:“强敌在前,不应该先管这些小事,再说杀降不祥。”诸葛靓说:“他们是因为没有救兵,力小不敌,所以假装投降,缓兵之计,不是真降。如果放过他们,留他们在我军身后,必为后患。”张悌不听,慰抚张乔之后,继续前进。张悌与扬州刺史、汝南人周浚,结阵对峙,沈莹率丹阳精兵五千,拿着大刀盾牌,三次冲击晋兵,晋兵巍然不动。沈莹撤退,队形混乱,晋将薛胜、蒋班乘乱追击,吴兵崩溃奔逃,将帅不能制止。张乔从后面发动突袭,大败吴军于板桥。诸葛靓率数百人逃走,派人前往迎接张悌,张悌不肯走,诸葛靓亲自上前,拉住他的手说:“存亡自有天命,不是您一个人所能支撑的,何必主动寻死!”张悌流泪说:“仲思(诸葛靓字仲思),今日就是我死之日!况且我还在儿童时代,就被您父亲赏识,时常担心自己不能死得其所,坏了令尊知人之明。如今能身殉社稷,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诸葛靓再三拉他走,张悌不动,诸葛靓于是流泪而去,走了一百余步,再转头看时,张悌已被晋兵所杀,孙震、沈莹等七千八百余人,都被斩首,吴人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