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变化越来越大、彼此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艺术展览空间和各类艺术展览越来越多,策展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他们可能是博物馆(美术馆)的馆长、专家,也可能是有影响的批评家,还有可能是著名的艺术家等。策展人是实现展览、作品和观众之间有效联系的重要中介。但是从策展人发展的短短的历史看,早期的策展人还是以批评家和学者为主。
1/8/0/2/6/9/2/9/1/5/7
当下,一个展览从主题的策划、艺术家的挑选、资金的寻找到场馆的联系,策展人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策展人行业看似繁荣,现实中还是有不少策展人的专业性却频繁遭到质疑。作为一名策展人,如何策划一场成功的展览?策展人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名优秀的策展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类似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策展人让观众对艺术展览有了新的认识
策展人源于英文“Curator”,翻译成汉语就是“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西方语境中,“curator”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也就是常设策展人。与常设策展人相对应的,是“独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也就是说他(她)的身份是独立的,是不依赖于任何艺术机构的,他(她)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展览观念来完整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士。那么,独立策展人是如何产生的呢?谁又是第一位独立策展人呢?为什么说现在是“策展人时代”?
提到国际上的独立策展人,就不得不从哈罗德·史泽曼(Harald Szeemann1933-2005)谈起,他不仅是战后西方当代艺术中最令人瞩目的策展人之一,而且还开创并建立了独立策展人的概念和形象,被誉为“独立策展人之父”。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史泽曼策划了200多个展览,他称自己是“展览制作人(Exhibition Maker)”或“展览策划机器”。在担任伯尔尼博物馆馆长的八年时间,史泽曼平均每年组织策划12至15个展览,基本上是前一个展览刚刚结束,下一个展览就要开幕,而伯尔尼博物馆也在史泽曼这样高强度的策展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活力的艺术机构。1969年史泽曼策划了“当态度变成形式”展览,这个展览几乎囊括了在20世纪60年代崭露头角或者在70年代还默默无闻的艺术家。通过这个展览,这些艺术家大放光芒。但是展览也引发巨大争议。史泽曼于是辞去了馆长职务,开始了他独立策展人的生涯。这意味着他将没有固定的工资,固定的展览经费和固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充满冒险和挑战的工作。
在史泽曼看来,“博物馆并不应该只是一个收藏具有昂贵价格的艺术珍品的地方,而是应该成为一个‘实验室’,能为那些非商业性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而这就是博物馆作为公共艺术机构的本质。因此,当1972年他接手策划第5届卡塞尔文献展时,他的想法是改变传统的展示方法,解散艺术委员会,确立策展人制度,再一次把展览场馆变成艺术家的实验场。这个展览为当时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策展人不再只是艺术的研究者和批评者,而是成为了艺术发展中重要的参与者。在此之前,艺术界是没有独立策展人制度的,史泽曼策划的卡塞尔文献展成为了策展人角色和权威确立的一个标志。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展览中,展览成为策展人存在的象征,策展人赋予展览以图像,而展览本身也有了作者。对史泽曼而言,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也成就了他策展事业的高峰。
1999年和2001年史泽曼接受威尼斯双年展邀请担任第48届和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两届双年展的主题分别是“全面开放”和“人类的舞台”。中国艺术家可以说是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一大亮点,史泽曼邀请了1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展览。当时旅居美国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参展并获得第48届威尼斯双年的金狮奖。通过这两届威尼斯双年展,史泽曼的名字开始被中国艺术界人士所熟悉,因为他也和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联系。
当被问到“如何定义策展人?”的时候,史泽曼说“策展人得头脑灵活。有时候是仆人,有时候是助手,有时候给艺术家们一些展出作品的建议。若是联展,策展人就是协调员。换成主题展,策展人就是发明家。但最要紧的还是对策展的热情和爱———甚至带上一点儿痴迷。”20世纪下半叶是一个策展人崛起的时代,史泽曼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安妮·德·哈农库特、华特·霍普斯、弗朗兹·梅耶、蓬杜·于尔丹等这些策展先驱,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传奇的故事。在他们共同的影响下,艺术史发生了改变。作为创造者的策展人,他们让人们对展览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进入“策展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