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类简史》相比,它的续作《未来简史》算不上一本百分之百的好书。而最终,将之归入了好书的行列,乃是它尚且有百分之五十的精彩部分。毕竟珠玉在前,而忍过了百分之五十的内容,书中的文字终于开始精彩且深刻。倒不是说前百分之五十内容欠佳,倘若读过了《人类简史》,大约能明白,前部分的内容几乎是一种简约似的重复。一本议过去,一本论未来,而本质上都非创造,而是一种认知上的揭示。
未来和历史,本身也是两个略有矛盾的两个词。从时间上,一个未发生,一个已发生;从存在本身,一个有无数可能,一个只剩唯一事实。未来的历史是怎样的,更像是概率的预测,关乎某些重要的节点,而一切的细节都隐藏在起点与节点之间的迷雾里。我们无法讲述未来的细节,只能够勉强预测其走向。而未来的走向既因人类的认知决定,又受到不可预测的突变发生重大改变。因为认知既敏感又钝化,在对变革发表意见的同时,最终会选择某一种接受,主动或者被动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所谓认知革新,也并非是创新性地提出了某种指导概念,而是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概念进行了揭示与总结,这也许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一种价值所在。
那么,回归这本书本身,我将要从后百分之五十说起。
与“现代”的契约——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具体而言,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里不断追求更多的力量。
放弃意义,换取力量当然有其前提条件。科技革命让人能够以传统宗教以外的方式认识、理解并解读所生存的地球、宇宙及其中的一切事物。坚信不疑科技的力量及其合理性,同时否认其永恒的正确性,科学正是在怀疑当中不断地接近这种思维模式下的所谓真理。因而,伯兰特·罗素数十年前关于“我为什么而活着”的论述就显得有些虚无缥缈甚至不堪一击——在“力量”的武装下,苦难会被战胜,而知识永无止尽。和人类漫长的历史相比,科学占据高峰的时间尚短,我们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追求更好的生存体验。这是一条走向未来的路,却不是唯一一条。
数据与算法——本书的最后,留下了三个问题: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在认知上,尤其是近几年,我们越来越认可数据与算法的力量。因而作者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的观念非常契合在科学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认知。理所当然,这是一种认知方式,却不是唯一一种。而这种认知具有强大的潜力且逐渐被认可,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大数据”,每一个行业都在关注“大数据”。这种认知之下,一切生命逐渐形成了巨大的数据流和信息流,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在融入这个信息流当中。我们大部分的生命活动,都通过网络加入信息流,并逐渐融为一体。解读数据,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是数据带来的力量。数据的魅力不仅在于此,略加思考,生命存在的物质本身,不也正是对DNA数据的翻译吗?历史是经验的积累,经验变化成数据编写在每一条基因当中。我们浑然生活在其中,习惯一切自然发生。
而随着数据逐渐汇聚成流,逐渐链接成为一体,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自由与隐私。当无意识但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生物的趋利避害性势必会引导选择自由。当一切无所遮挡的暴露在世界面前,当自由不再是曾以为的自由,是否会引起信任的危机或者是有一场认知的革命?
那么,是否真的有必要将一切融入信息流?是不是要权衡利弊一番,选择享受其便利,或者放弃福利保留私密性?
数据VS算法?
当人工智能AlphaGo在上半年于围棋领域战胜了人类最强的棋手,半年后的不久前,它的表亲AlphaGo Zero实现了突破数据的束缚,独立完成一代高手之路!
如果合适的算法可以克服数据的缺陷,它将在各个领域再一次大展身手。譬如说,对某个区域进行沉降预测,越多的前期有效监测数据,则意味着更容易接近未来实际值。但是,当实际有效沉降数据不够的时候呢?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地层相关数据,采取更优化的算法,得到更为准确的预测曲线?
事实已经证明,算法终究不会被数据所限制。
怎样评价一本书的好与坏?
一本百分之五十的好书能算作好书吗?和《人类简史》相比,《未来简史》逊色不少,不仅仅是因为历史被反复研究过了,论述起来至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外一方面,我们本身就带着无数当代社会数据的投影,未来需要突破现有的认知进行论述,可惜并无巨人可以借力,我们甚至无法窥探未来的巨人。
那么,《未来简史》的价值在何处呢。如果说《人类简史》是历史的地图和指南针,《未来简史》则是对未来世界的某一盏灯,照亮了某一片土地。只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何必不承认它是一本好书。
生命到底是多样的,可能性也是无限的。谁知道未来,数据和算法,甚至科学是否会被另一种思维模式取代呢!
禅岳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