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夏天参加了一个“拆书小组”,13个人,在一周时间里共读一本叫做《非暴力沟通》的书。“拆书小队长”说:这本书是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一。
当时我负责该书的第三章,完成第三章笔记后,就有迫切地冲动:读完这本书。
前些天,再次整理读书笔记,竟有一种猛然醒悟的感觉:原来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都在用书里的方法,遇见更好的自己。
是的,好书就是有那么大的魔力。
“非暴力”一词来源于圣雄甘地所倡导的“非暴力运动”;在书的前言部分,作者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之所以会经常“不满现状”、“抱怨生活”的原因——
不满,往往暗示着期待。直到一个月前,我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举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
发了一个彰显自己“所谓优秀”的朋友圈,内心会期待着有很多人看到,然后评论、点赞;身体会不自觉地经常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看底部的“发现”处是否有动态提示;
若有数字,就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点开;若没有,则一阵失望袭来,好似一片乌云定位在头顶上面,人生灰暗暗······直到下次打开微信时,看到了别人点的赞。
期待。期待实现,会有暂时的快乐围绕在身边;期待不成,则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悲伤的状态。
能忍者,自己寻找善知识消化负面情绪;抱怨者,如同无重力状态下的垃圾,飘忽不定,污染美丽家园。
殊不知,期待成不成,并不完全取决于某一两个因素;不合适宜的期待,只会徒增痛苦的感受。
稍微用心觉察一下就能发现:在生活中,“期待”遍布内心的每个角落。绝大部分人,都在“期待”的控制下,无意识地过着“傀儡”一样的生活。
可是,我们本应是“期待”的主人啊,为何被夺了权?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词、八个字,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流程,是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也是整本书的核心内容。
至于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一个一个来看——
举个简单例子——
情侣吵架是常有的事,而争吵时,俩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或者最常有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你不了解我,不体谅我,看不到我对你的好!
当一个人说完这句话,另一个人立马就炸了:那你了解我吗?你看到我对你的好了吗?
之后,俩人开始以自己为中心,罗列并沉陷于自己为对方的付出,越罗列越觉得自己牺牲了好多,觉得好委屈······不自觉的,嗓门又提高了即是分贝,全然不顾对方也在同样的委屈里。
累了,就陷入沉默。
争吵时,如果俩人中的任何一个能记得起“非暴力沟通”的话,完全可以用一段话解决问题——
亲爱的,稍暂停一下,深呼一口气。现在,咱们俩说话的声音都明显提高了,再这样下去,吵架在所难免。(观察)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但看到咱们俩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真的感觉很悲伤,尤其是心脏这个位置,隐隐作痛。(感受)
还记得吗,咱们俩彼此地约定:彼此扶持做独立的人,且互相尊重;不吵架,共同建设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一起做彼此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实现生而为人的价值。亲爱的,还记得吗?这是咱们俩共同的愿望。(需要)
来,让我们都平静下来,好吗······(请求)
“请求”部分,平静下来后做什么,就根据场景,自己选择吧。
好书,当然不会只给方法,不给说该如何应用。
根据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研究,大的方面来讲,“非暴力沟通”可用于两个方向——
用于自己;
用于他人。
而用于他人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用于倾听;
用于感谢。
这两年半来,我更多地是在将“非暴力沟通”用在自己身上,因为——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爷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事,就能管好所有的事。
不知道你是否有感知到:生活如此艰难,想要好好生活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保护层。
这套保护层,本意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不知何时,我们把保护层当成了自己,而把真正的自己,遗忘在了某个嗖嗖凉风的角落。
借助“非暴力沟通”,我们有希望,做回真正的自己。以还在寻找的我为例,这是我觉察到的,自己身上的部分保护层——
在意形象:经常会把别人口中的评价当成真正的自己,并因此导致情绪、状态波动极大。
总是比较:时时刻刻都在与接触到的人比较,会有三种状态;占据优势时,言谈举止间流露着所谓的骄傲;处于劣势时,会从心底里感受到一种嫉妒;若两人在伯仲之间,则会表现得很不服气。
过度强调效率:目标感极强,善于制定计划,但是有些过度了,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当做计划中的任务,结果每天都在慌慌张张地赶时间;哪怕原计划是休息,也因为将其看做非做不可的任务,而变成了累赘。
保护层并没有什么恶意,它只想保护好我们;善待它们。但也要注意:你才是保护层的主人,要好好运用它们,而不是成为“傀儡”。
《星际迷航》里,那些酷酷飞船的保护层,也只是在被敌人攻击时,才会被架起。如果平时都使用,那多耗费能量啊。生活中的保护层,也是如此。
咦,好像有点写跑偏了。用“倾听”拉回来。
倾听他人,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要“倾听”,但是,该如何倾听?
这是马歇尔给出的一种倾听方法。
真正发自内心的表达“感恩”、“感谢”,是这世间少有的,能带给人类真正平和、喜悦感受的行为。
如果,不愿或无法向那些对我们的一生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那真的是极其悲哀的一件事!
关于如何将“非暴力沟通”用于感激,作者从“表达感激”、“接受感激”两方面出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里,也举一个简单例子吧,下面是我对亦师亦友的陈老师,表达的感谢——
陈老师,1月3号我们俩聊天时,您帮我根据自己的爱好——读书,找到了自己下一步要踏实做事的方向——举办读书会;
那一刻开始,我突然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走出了前些天不知从何下手去做事的阴影;
现在我有了接地气的方向和目标,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充满了精力和动力,不再消极、迷茫度日。谢谢您!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关于如何优雅的接受别人的感激——
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要做到,需要一个人具备真正的勇气和自信。
然而,咱们绝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觉得自己具备的,很可能是自恋的结果)。所以,继续脚踏实地学习、修炼、成长吧。
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更加需要“铁棒磨针”的踏实、稳重与毅力。
去寻得初心,守得初心。
书是死的,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两年半的践行中,自己发现“非暴力沟通”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一方面,这套体系其实还是有些复杂的,若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想着这套体系,会很累;当然,如果将这套方法融入自己的潜意识,成为自己为人处世的一种习惯,应该会好很多,自己还没到那种境界;
另一方面,在很多时候,有很多纯粹的乐趣,就是需要简简单单、坦坦荡荡才能感受到的,比如跟孩子一起堆积木、玩泥巴;在类似的场景中,“非暴力沟通”非但没用,还很可能成为累赘,会被认为是神经病。
要在实践中批判性学习,活学活用。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真的超级棒,强烈推荐,一旦学会,终身受益。
书中的方法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有些难。关键是,入门很难。入门,需要有觉察能力,这个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训练。
除此之外,以我的经验,若要更好地理解运用“非暴力沟通”,可以结合更多的,相关的书籍,在这里推荐三本——
芭芭拉·安吉丽思的《活在当下》
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每本好书,都是作者成体系智慧的显现,选择性地从中吸收学习;然后经过践行、思考,糅合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装备好闯荡社会这个“大江湖”的武器和功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