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后,尽管幼儿园没有正式放假,但陆续有小朋友离园,后来正常入园的小朋友越来越少,幼儿园就开始合班,把几个班的小朋友合到一个班里,也就没有了正常的班级活动,完全成了看管孩子的场所,没有想到合班还有了意外的收获。
前几天听孩子回家兴冲冲地说,“今天在幼儿园我还看了一个动画片,龙没有眼睛,给龙画上眼睛。”听她这么一说,我猜测是成语故事,忙问她,“是不是成语画龙点睛呀”。她点头说是是,继续说,“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人什么也不做了,就在树下等着抓兔子”,我马上回应她,这个成语是守株待兔。随即我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契机,孩子刚刚看过了有关成语故事的动画片,对成语产生了兴趣,我打开手机喜马拉雅FM,找到成语故事的相关音频,给孩子播放起来,她饶有兴趣的听起来。
其实早在一年前我就试图给孩子播放成语故事的音频,但屡次受挫,一放就遭到孩子的抵制,大呼不听不听。没想到这次如此顺利地切入到成语故事中,她对望梅止渴、对牛弹琴、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班门弄斧、抱薪救火、掩耳盗铃这些成语故事一听再听,成语故事现在成了她的每天必听。由观看成语故事的动画片,孩子如此轻松愉悦的切入到了每天听成语音频,接受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真是始料未及,也给了我一些启发。
要有发散性思维,摒弃非此即彼的观念。增长知识的方式除了阅读还有很多种,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也值得家长深入思考。之前视动画片为洪水猛兽,仅限于看英文原版动画片,今后也要适当加入类似成语故事这样的资源,让孩子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表露出对某一方面感兴趣时,我们要及时回应,为之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今年年初孩子对神奇校车产生浓厚兴趣,当时只给她买了图画书版,当她得知还有其他版本时,竞然说晚上做梦,梦到妈妈又给她买了一些神奇校车的书。我意识到这其实是她的愿望,本来想延迟满足,让她先积攒小星星,攒多了才能换书。转念又想孩子难得有兴趣,买书又不是买玩具,于是在电商网站没有优惠活动的情况下买齐了神奇校车的所有中文版本,这些书孩子非常喜欢,一看再看,持续了半年多,每天在家从书柜里一拿就是好几本,边听边看;去幼儿园的路上也嚷着要听神奇校车;我问她最喜欢的中文书和英文书分别是哪一本,回答都是神奇校车。由中文版的神奇校车,她很自然的过渡到了英文版,因为看的遍数太多了,她已经掌握了大概内容,再阅读英文版就变得无障碍。
制订计划并坚持执行固然重要,但我们做父母的也要灵活机动,切莫牛不喝水强按头,强迫孩子按我们的计划来。我们总希望孩子各方面齐头并进,阅读的理想状态是每天几本中文几本英文,即使中文阅读也希望科普类的和绘本故事类的都看看。但这只能是理想状态,像孩子对神奇校车痴迷的那段时间,对故事绘本类的书看都不看一眼;过了这一阶段,看得书又开始广泛起来。我们制订计划的初衷是有个方向,具体执行起来方便可操作,但没必要教条和死板,有个大概的思路方向,跟着孩子的兴趣走,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往往能事半功倍。
作者:涵好有你,文科硕士,五岁宝妈,致力于原创,更多原创英语启蒙、育儿心得愿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