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艺术评论也迅速成长起来,各种艺术评论见诸报端或者各种刊物,成为大众解读艺术和参与艺术的重要方式。不过目前的大多数评论总体上都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种,是最流行的一种——文学范儿:
A.“作品中有着终极关怀的价值观和宗教般的虔诚。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作者严肃地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况,这样的艺术家现在已经很少了。”
B.“作品凸显了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指明了自我救赎之路。”
首先,这种评论的重点在于抒发主观,而不在于阐释对象。它们其实是文学性甚至是宗教性的表达。其次,这种表达并没有和要阐释的对象联系起来,因为这些语句换做任何一个对象似乎都可以用,因此这些表达脱离了要表达的对象。再次,如果要较真,哪个作品不是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哪个作品里面没有生命的表达或者人性的内容?因此这种评论没有凸显作品的特殊价值,流于表面。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些表达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终极”、“虔诚”、“人性”、“救赎”……这些概念无疑都和宗教相关,而且基本上都是西欧文艺复兴以来就存在的一些概念,它们是和欧洲发展的历史紧密关联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当下的、后工业时期的、中国本土的艺术作品,如果还在用四百年前的概念,并且一遍遍地重复,似乎有点脱离现实了。而这种可以一遍遍重复的话语模式与其说是针对当下作品的分析阐释,不如说是对作为概念的集合的意识形态的重复,这么说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在这里不得不说,文学只能模仿艺术,但不能解释艺术。大致而言,原因有两个:其一,文学和艺术即使表面可以相互仿拟,其内在的规律和语言方式也是不同的。文学所采用的语言是文字符号,是高度抽象化的符号。当文学采用文字符号来表达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制造想象的效果来填补完成。反观艺术语言,则是直观的语言模式,一条线、一个色块、一个动作,都是直接和人的无意识相连的,它能最深地调动起人的感性认识,甚至可以不借助于任何想象而起作用。其二,艺术的核心是哲学思辨(思维)——是(关于思维的思维)的感性的表达,因此对艺术阐释来说,文字表达能力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思维-思辨能力。一旦文学越俎代庖,承担起对艺术的阐释,就会出现阐释的文字和艺术作品南辕北辙的情况。
另一种,是经常存在于“学院派”中的问题——哲学范儿:
A.“德国哲学家xx认为……而法国哲学家xx也认为……”可是其后的内容却和这两位哲学家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关系。
B.“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唯美主义或者古典主义的作品。但按照这样狭隘的方式划分,在一切皆有可能的艺术语境中,就显得不怎么合适。”接下来的内容就直接跳到了另一些方面去了。
在哲学范儿这种类型中,哲学概念和观念很容易和作品脱节。虽然对艺术阐释来说,更重要的是思维-思辨能力,但假若这种思维-思辨脱离了艺术本身,那就成为空中楼阁,成为言之无物的空洞的思想。同时,这种哲学范儿的评论也暴露出评论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艺术形式的感知的缺失,或者说艺术感性感知和理性思维的脱离。
第三种就是更“高端”一些的评论——文学范儿与哲学范儿的结合:
A.“是什么让这种理性主义顺服于人性的力量?”
B.“我们试图用语言去碰触世界,最后你发现,你不过是用一些语言来代替了另一些语言。”
虽然文学范儿和哲学范儿的结合显得既有感情色彩,又似乎有哲理,但事实上,这种表述还是和作品本身的内蕴无涉,从而使得评论流于空泛,成为泛泛而谈的典型,或者成为评论者的自说自话。
综上所述,在艺术评论领域,除了纯专业性的解析之外,流行着三种情况:偏向文学性,重主观情感抒发,对艺术专业性方面的问题不重视,同时也脱离了理性的思辨;偏向哲学性,重对理论的表达,在忽视对艺术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脱离了感性的认识;偏向于文学性与哲学性的简单结合,然而却几乎完全脱离了艺术作品本身。
因此艺术评论应该包括四个层次:对作品材质的理解、对作品情感情绪的感知、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对作品相关的文化思想背景的挖掘。最后,艺术评论还应该与艺术作品相伴相随,和艺术作品共在、共生,成为艺术精神的理性精神的凝结。这就要求艺术评论步入和作品一样的创造性的氛围,和作品一样成为一种创造和探索,在剖析作品思想的同时,将这种思想延伸出去,就好像在写音乐评论的时候,文字和评论浑然一体,以文字为肉,思想为骨,生成更为深广和深远的意义。
总之,艺术评论应该以艺术作品本身为核心,自由地运用文学表达方式和哲学思维进行阐释和延伸。由此我们的艺术评论才成为言之有物的、对作品来说有意义的、对观赏者和创作者都有价值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