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你是否已经司空见惯,且身处其中浑然不觉?
如果说手机霸占了人的时间,则微信侵占了手机。
陌生人见面谈完后,一句“加个微信吧,来,扫一扫”,客户见面后,你就会收到新的朋友申请。
亲戚们通过微信群联络感情,公司或同事通过微信群讨论工作。朋友们通过微信群嘻嘻哈哈,客户把你拉进微信群进行定向营销。
微信,这个工具,你已离不开,也分不清楚,是工作的工具或是生活中的工具?
公私不分,一切不都显得有些懵逼么?
朋友圈里,也是各种刷屏,内容大致分几类:
一,各种鸡汤饭,转发或转发后评论,似乎自己非常认同,也许正在这么做而且很有疗效呢。鸡汤大部分是关于人生的。例如“人生是一场修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路的风景。”鸡汤好喝,但若不实践,也就是觉得很浓罢了。
二、各种秀晒场,例如去偶尔吃个西餐,晒一晒高雅的环境,精致的事物。但你不会在朋友圈晒:“早上吃的俩菜包子真好吃,个头又大又便宜。”又比如你住深圳,经常去笋岗仓库挑外贸便宜衣服,你不会把堆积如山的衣服照片发朋友圈,然后配上一句“我到笋岗仓库买了好多便宜的衣服哦”。因为太低端了,一点也不符合你在朋友圈里展现出来的形象。但是,若你去万象城逛街,哪怕没有买衣服,你也要让朋友们看到,假装我是经常在这儿买衣服的样子。
有孩子的晒孩子,没有孩子的晒宠物,以显的自己好有爱心。爱运动的晒运动照片以及轨迹截图,不爱运动的晒美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一而足。
三、各种微店网店推销,例如:这款面膜真好,是我好姐们的店,关系好的就支持一下啊。再如:老家的樱桃丰收了,便宜包邮,品质绝对保证。买不买,这真的要看人品而不是看商品,但我想说的是,朋友们几千块买的手机,怎么就变成了免费的可移动广告显示屏了呢?
四、求各种点赞拉票的。集赞送礼品啊,集赞选各种优秀啊等等。被商家牵着鼻子走以外,就是不断展示智商的下限。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微信朋友圈里的家伙都是有趣的,无害的,非常的正面阳光,每个人晒的都是幸福的,成功的,喜悦的,奋进的,上进的,积极的一面。例如他今晚又加班了,他会这么发:“又搞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走在下班路上,夜晚的城市好美啊。”而不会发:“天天加班,何时是个头啊,MLGB!”虽然,他心里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很少有人晒消极的,不幸,悲伤,郁闷等,你很少看到有人分享:“哎,今天又被领导屌了一顿。”你也不会看到:“今天约了个漂亮女网友,吃完饭买完单,然后,然后她就和她男友就走了。”你更不会看到:“今天,和女朋友吵了一架,我打了她一巴掌,气死我了。”
这是为什么呢?一切的根源就的人性。
在朋友圈里面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功能和意图就是两个,一个是展示,一个是分享。这是人性所决定的,人都有交流的需要。要把自己进行适当的包装,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在社交中才可能获得他人的好感和亲近。这和出门见人,要穿着得体,道理是一样的。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积极健康形象。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人生感悟。用这些手段,把自己包装起来,以为这就是朋友圈中的你。就是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其实,何尝不能这么说,朋友圈中发出来的,是你丰满的理想,不能发朋友圈的生活,才是你骨干的现实?
这仅仅是朋友圈,积极上进的你,还关注了好多微信公众号。生活的,心灵鸡汤的,教育孩子的,职业发展的……林林总总,不怕多,就怕漏掉,而与这个社会脱节,在与人茶余饭后中没有谈资。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统计了一下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数量,不看不知道,统计吓一跳,总计276个!
你不会觉得这么多过载的信息,真正和你有直接关系,需要你消耗大量的时间,也许是碎片化的时间去关注的又有多少呢?你需要每天知道别人的生活状态,吃喝拉撒睡么?
同理,你的状态对微信中绝大部分朋友圈的人来说,也没那么重要,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任何人际关系都要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去维护的,而这种维护,必须带入到现实中,不是朋友圈中关注一下,随时亦步亦趋的点赞就可以维系的。微信中的人际关系,若通过点赞而非现实中的交往就能维系,这存粹就是脑海中的意淫。
不信,你试着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一条需借钱急用的消息,看几个人能真正借钱给你?情况很可能是以下的状况。相当多人视而不见,有部分人手贱还点赞,还有人答非所问的穷关心:亲你怎么啦,发生啥事情了?坚强,挺住,肯定能度过难关,我相信你。真正看到后第一时间电话你的,是朋友,然后了解状况的后愿意借钱的才是死党,抛开至亲,若超过六个,恭喜你,你真的具有非常好的人缘。
这就是相当多的人骨感的现实生活,你觉得自己还是那么重要么?你自己也许并不重要,但你的时间很重要,时间是有成本的,应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而不是耗费很多时间去刷微信,去赞各种鸡零狗碎的别人的生活直播,以及八卦鸡汤。
是时候该给你的微信进行断舍离了!这里说的断舍离,是借鉴风靡一时的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的理念,对微信进行瘦身,做减法。而不是让你弃之不用,彻底隔绝。就和家一样,总是买买买,不扔扔扔,日积月累,堆满了好多“无用”的物品。
微信也一样,加了那么多朋友,好多其实就是一面之缘的“微信僵尸”,从此相忘于网络,从不互相点赞。就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关注了那么多微信公众号,每天看这那么多小红点冒出来就发憷,不点吧,觉得不求上进,点开阅读吧,好多其实重复性很高或价值不高。当初关注时,也可能仅仅是一篇文章吸引了自己,然后顺手就关注了。或者仅仅因对方是个网红而已,但其内容,是否是眼下自己所需要的,似乎并没有考虑过,先关注再说。日积月累的,就成这般球样,多的看不过来。
和菜头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我是这样清洗朋友圈的》,主要的意思是朋友圈的人,应彼此存在默契与尊重,也因对方对自己来说足够的重要,重要到自己需要知晓对方的生活轨迹,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否则,剩下的都格杀勿论。
好吧, balabala了这么多,让我们大开杀戒吧!
第一招:微信通讯录定时清洗,更新,添加。
牛津大学有个教授叫罗宾.邓巴,提出了个“邓巴数字”,即150定律,大意是我们的社交圈与十几万年前没有什么区别,个体能够认识、信任、并在情感上依赖的人数不会超过150个。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有限,无法承载太多。
查一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看那些名字是陌生到想不起怎么认识的,没有互动过的,或仅有一面之缘,今后几乎不会再接触到的,都可以清洗了!
第二招:对微信通讯录中的名字进行改名和备注描述。我是按照地域+姓名+职业来改的,然后再进一步在描述中注明其它必要信息。例如:上海-张三-建筑师,描述中备注:某设计公司项目负责人,擅长方案构思。至于微信备注信息中的电话号码和附加图片功能,我个人觉得属于锦上添花,聊胜于无。若能完善最好,不完善也无所谓。
第三招:对微信通讯录进行标签管理。标签管理功能其实很强大,因为微信现在公私不分的现状,标签管理很有必要。例如最少可以分两个标签,工作圈,生活圈,然后不同的人归属不同的标签,当然,一个人也可标几个标签。这样,在发送有些朋友圈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分类控制,而不会雄鸡一鸣天下尽知。
第四招:利用设置朋友圈权限功能,设置”不看他的朋友圈“或”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对于经常推销商品的朋友,若你实在于心不忍拉黑或删除,还是请设置成”不看他的朋友圈“吧,因为没有义务让你的手机变成移动的商品广告屏啊。至于“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功能,我基本没用过,我不想给看朋友圈的家伙,都被我清洗掉了。
第五招:在聊天群中,若要和某人说话,记得一定要@,这样,微信系统才会提醒某人看消息,否则,你的消息会淹没在不断的刷屏之中。
关于微信公众号。我的原则是化繁为简,注重微信公众号内容品质。建议如下:
一、根据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同一类别的公众号选1~2个关注即可。例如,我关注的地产行业公众号,一个是平台性的,如中国房地产研究院是以信息转载为主的,一个原创性的,如德科地产频道,内容基本都出自团队原创。
类别可根据自身习惯或需要进行区分,例如新闻、财经、体育、房产、军事、写作等等。每类留自己最喜欢看的1~2个账号即可。
二、根据阶段性喜好,留部分个人公众号,例如我对非虚构写作比较有兴趣,就留了正午故事、中国三明治。其他的也就挥泪斩马谡了。
每过一段时间,就经过这样的一番整理,世界顿时清静了许多。
然后,就慢慢的没有朋友了,世界就真的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