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经常谈舒适区,其实我们仔细观察2-7岁的孩子,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区的机会更多。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好习惯,好步骤,让他们习惯走出舒适区,那么未来对于新事物的探索,对于新环境的适应都会呈现一个很好的能力。
试想一下,一个2岁半的孩子,以前都是在熟悉的几张面孔和几个固定的场所活动。突然某一天,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场所,例如早教机构,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虽然有一些看似好玩的大玩具,但是大部分小朋友都会怯生,躲在妈妈后面,警惕的看着这个外面的世界。因为他对这个环境的任务,对这个环境内会发生的一切并不了解,这其实也算是走出了他的舒适区,作为一个小朋友,他只有最本能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躲在熟悉的人后面。这时候,如果妈妈一个劲地推他说,“宝宝,你看好好玩的啊”,"你怎么不玩呢,真是害羞“。 不经意间,大人在言语中给初次试探走出舒适区,就像小蜗牛刚刚深处脑袋的小朋友贴上了若干”害羞“,”怯生“,"不敢玩”的标签,小朋友第一次的体验就失败了。他们还没有获得走出舒适区后愉悦的体验,心情还是有点紧张,却获得了妈妈或者亲人的负面的评价(相信我,哪怕小宝宝还不懂这些词的具体意思,但是他们能明白后面的含义)。到第二次这样的场景再次来临,小宝宝们只会更加紧张,更加害怕。
对于大孩子来说不一定是一个 场景,或许是一项新的技能。如钢琴练习,一首新的曲子,一项新的技能,在一两次挫败后很容易出于人的本性就会退缩到自己的舒适圈。那么如何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
首先,要尽快让他们尝到走出舒适区的甜头,例如把目标切分的更小,如一首新的钢琴曲子,可以是单手演奏成功就是一个小目标,达到了就给予大大的鼓励。越小的孩子越要把这个达到目标需要的努力和过程缩短,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属于N+1的能力水平。
其次,要把这个成就感和获得成就的步骤显性化。小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当自己能做成一件事时,本身自然是很开心的,可能会感到一些小成就感。但是他说不上来,也不知道那种感觉来源于哪。就像刚踏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爱情的朦朦胧胧。例如妈妈说,“宝宝真棒,你看我们连续对着这首新歌弹了五次,现在明显比第一次好多了吧。你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这就是练习之后的好处,多练习你就能更熟练掌握,这样你就更开心了”。 当爸爸妈妈“帮”他们描述出来时候,小朋友就会明确地感知到,哦,原来我会因为做成这件事而开心,要做成这件事,就需要练习。刚开始不会是没关系的,我可以稍微努力就能做到,真好~
当一个孩子习惯性地去走出舒适区,他的能力圈就会不断的拓展,更关键的是,他习得了“走出舒适圈“的步骤——踏出,刻意练习,获得小成就。那么在未来,他愿意尝试的新事物就越多,随着舒适圈的拓展,能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