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戏说贾昌:斗鸡小儿的光辉岁月
画外音:746年,杜甫开始困居长安。
1.长安街头。杜甫正独自漫步,在一条小巷口,一个相貌机灵的孩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不由移步上前,驻足观看。那孩子眼前有一张巨大的木案,上面摆放着几只木头公鸡,公鸡的身上装着灵巧的机关,机关下面系着长长的绳子,那孩子两手抓着绳子,不停地扯动,那几只公鸡竟然灵巧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似乎在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
杜甫看得着迷,不由击掌叫道:“妙!妙!妙极了!”那孩子被叫声扰乱了精神,一下子将其中一只公鸡扯翻在地,孩子懊恼地瞪了杜甫一眼,忙去重新安装。可是,公鸡的一只腿已经摔掉,他怎么也无法再将他固定。
孩子气恨恨地责怪杜甫:“都是你,叫些什么?”杜甫歉疚地走过去,说道:“来,让我用手扶着,你继续玩儿吧!”
杜甫用手帮他固定好公鸡,孩子轻轻地扯动绳子,那公鸡又能灵巧地摇动起来。不知不觉中,日已偏午,杜甫捏着各种姿势来配合孩子,累得满脸汗水,可孩子的兴致更高,一点也没有罢手的意思。
杜甫恳求道:“小弟弟,咱们歇一会儿吧?”
那孩子这才罢手,对杜甫道:“你真是个好老头,明日你还来看我驯鸡吗?”
杜甫还在犹豫,那孩子又说道:“明日我要拿真的公鸡来训练,你一定要来啊!”
杜甫道:“好好好,明日我一定来看你驯鸡。”孩子兴奋地道:“谢谢你。”杜甫爱抚地拍着孩子的脑袋:“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爽朗地答道:“我叫贾昌。”杜甫招手与贾昌作别:“小兄弟,再见!”
2.第二天,小巷口。
杜甫又来看贾昌斗鸡。贾昌见杜甫守约而至,兴奋地说:“老头,今日且看贾昌的手段!”
贾昌将杜甫领进自己家中,给杜甫搬了一只木凳,自己转身打开鸡笼,撮起嘴唇,“嘘虚”两声口哨,只见鸡笼中立即冲出了一排公鸡,他们竟如同一队士兵一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贾昌的面前。
杜甫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叫道:“这是什么魔法?”贾昌自豪地说道:“老头儿,且看呢!”那贾昌又撮起嘴唇,吹出了一段曲调,那一排公鸡立即随着节拍翩翩起舞,步伐整齐,舞姿和谐,直惊的杜甫目瞪口呆。
良久,杜甫感叹道:“此而竟有如此神通,日后必为我大唐惊世骇俗之人!”
3.数日之后。长安街道。
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滚滚向前行驶,在街道上卷起翻滚的黄尘,直吓得两旁的行人纷纷闪避。突然,坐在车上的少年向车夫大喝道:“快停车!快停车!”
车夫猛然刹车,只听咔一声脆响,马车急停在街道上。车上的少年矫捷地跳下马车,快步跑向闪在一旁的一个中年书生,叫道:“杜老头,你在做甚?”
杜甫吓了一跳,转脸一看,见是斗鸡小儿贾昌。杜甫还没反应过来,那贾昌早已拉住杜甫的胳臂,叫道:“快跟我来。”
杜甫问:“要到哪里?”
贾昌小道:“我要请你去家中饮酒!”
杜甫并不推托,随贾昌上了马车。贾昌坐定,见杜甫身背一个行囊,就问道:“你这老头,到哪里游山玩水去了?”
杜甫苦笑道:“哪里是去游山玩水?杜某不忍令妻儿在长安遭罪,将他们送到奉先才返回来。”
贾昌笑道:“别逗了,你这写诗作赋一肚子锦绣文章的读书人哪里还比不上我这个斗鸡小儿?我贾昌已经盖起了一大片楼厦,家中也是仆从成群,金银无数,你怎么连老婆孩子也养活不起?”
杜甫满面羞惭:“如今天子不看重诗文……杜某也无计可施啊!”
贾昌道:“贾昌看你这老头是个好人,你就跟着我贾昌吧!贾昌保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日三餐,有酒有肉!”
杜甫忍不住笑起来:“杜某是个书生,跟着你能做些什么?”贾昌道:“贾昌每日为圣上斗鸡,你就坐一旁观看,写一些鸡呀鸡呀我爱你之类的诗歌,岂不自在?”
杜甫大笑不止。良久,止住笑问道:“贾昌老弟现在已经是御封斗鸡儿了?”
贾昌好不在意地说:“贾昌就是专管皇帝的御鸡。”
杜甫问:“贾老弟如何遇上了天子?”
贾昌道:“贾昌那日道路上驯鸡,正遇上圣上的銮驾从道旁经过,圣上见贾昌将一群公鸡驯化得舞步玲珑精妙,龙颜大悦,当即将贾昌召进宫中,命贾昌驯化宫中的斗鸡,每练成一种功夫,圣上就赏赐黄金无数,这半年功夫,贾昌已经富比王侯,家财万贯了。”
杜甫嗟叹良久,难以平静,只是一味的摇头。贾昌道:“想当初贾昌尚未出头之时,你这老头不辞劳苦,日日来往于贾昌门中,观赏斗鸡,与贾昌也曾有过知遇之恩,有道是:知恩不报非君子,贾昌岂能忘记旧交?”
杜甫茫然不知所对,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
4.贾昌宅。
一边叙着旧话,不觉已到了贾昌的宅第前。马车驶进大门,杜甫随贾昌下了车。杜甫抬眼望去,但见广厦连绵,轩峻壮丽;亭榭台阁,溢彩流光;院中秀木如画,假山石奇峭磷峋。杜甫恍若进入梦境,贾昌拉他一把,方才醒悟过来。此时,早从厅堂中迎出各色人等,有身着官服的官员,有头戴书生冠的寒士,有商贾道僧,纷纷上前问寒嘘暖,一应笑容可掬。
杜甫背上犹如芒刺丛生,羞惭的无地自容。所幸众人都在与贾昌应酬,无人顾及到他,杜甫这才略微平静下来,远远地退到了一边。
这时,贾昌突然道:“杜老头呢?他到哪里去了?”众人不识得杜老头为何人,都摇头说不知。杜甫忙道:“我在这里!”
贾昌嗔道:“你这老头,到那边作甚?”
他不等杜甫回话,忙过来拉起杜甫的胳膊,向众人道:“这老头是在下的旧交,叫什么来着……”
杜甫脸上一阵青白:“杜甫。”贾昌:“对,杜甫杜学士!”
旁边一个青年书生忙向杜甫拱手施礼:“学生崔路不知老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杜甫正窘得手足无措,另一位青衫官员也献媚道:“老大人今日微服出衙,真可谓与百姓同乐呀!”
贾昌道:“什么呀,杜老头还没有做官呢!”
青衫官员迷茫地问:“那贾员外为何说他是杜学士?”
贾昌笑道:“不做官就不能称学士了吗?”
先前的青年书生媚笑道:“贾员外错了,学士是官人的头衔!”
贾昌一摆手:“管它是什么,我等且来饮酒!”他大声命仆从道:“快摆宴席!我要与诸公一醉方休!”
画外音: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杜甫置家室于鄜州羌村,只身赴灵武,中途被俘,押往长安。
5.长安大街。
刚拐进一个岔道,迎面看见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迎面而来,妇人与两个孩子各背一捆木柴,三人皆是气喘吁吁。
杜甫看着母子,自语道:“这母子颇为面熟,不如帮他们一把。”但一转念,又不敢造次,只好远远地看着他们蹒跚而过。杜甫又自语道:“这母子不是往日的街坊,便是故旧的家眷,只是面目全非,无法认出。何不随他们走至家舍,也好打探打探长安故人的情景。”
想到此,杜甫加快了脚步,尾随而去。突然,杜甫看见这母子在街口堵住了一个僧人,彼此很快撕扯起来。杜甫疾步赶来,又见那妇人扑通跪在僧人面前,哭叫道:“夫君,你就这样狠心丢下两个幼子不顾,天天坐在庙里念佛诵经吗?”两个孩子此时也一起跪倒在地上,高叫道:“爹爹,你就回来吧!”
僧人高念佛号不已,别无他言。
那妇人怒道:“贾昌,你这狠心的东西,竟然一点也不念及咱们夫妇一场的恩情吗?”
杜甫大惊,暗叫道:“这僧人原是贾昌!他如何出家为僧了?”
那僧人这时才道:“贫僧尘缘已了,一心只是向佛,女施主请回吧。”
那妇人还要苦求,僧人却挣开她的手,念着佛号,远远的走去了。母子三人跪在地上,相拥着嚎啕痛哭起来。杜甫忍不住泪流满面。良久,杜甫自语道:“杜某定要向贾昌探问究竟!”
6.一座古庙。
杜甫跟着贾昌迤逦来到一座庙前,贾昌轻扣庙门,一个小和尚很快将门打开。贾昌入内,刚要将门反锁,杜甫侧身挤了进去。
贾昌问:“施主何事?”话音刚落,贾昌已看清了杜甫的面庞,不由惊叫道:“杜……施主,是你?”
杜甫忙道:“杜某有难,特来向贾昌兄弟求助。”贾昌:“贫僧……”
话没说完,忽听外面阵阵马蹄声响,贾昌一惊,忙道:“施主随贫僧来吧。”
杜甫随贾昌进了正殿,被领进一间厢房,躲进了一道幕帘的后面。这时,门外已响起了震天的敲门声。杜甫听见门被打开,一阵杂沓的脚步咚咚咚进了正殿,杜甫的心剧烈地颤抖起来。
紧跟着,有人叫道:“哪个是贾昌?”贾昌的声音:“贫僧俗姓贾。”
来人:“赶快收拾收拾,明日一早随大爷去洛阳!”
贾昌:“不知施主要贫僧何干?”
来人:“我们大燕皇帝当年在大唐的皇宫里见过你为皇帝老儿斗鸡,十分好看,他老人家也想让去大燕的皇宫里斗鸡!”
贾昌:“贫僧尘缘已尽,已不再过问俗务。施主请回吧!”
杜甫忽听一阵刀剑碰撞之声,大吃一惊,连忙从门缝中窥探,只见一名叛军正把一把钢刀架在贾昌的脖子上:“你这个秃驴,剃光了脑袋就要当圣人,你难道不怕大爷再将你的脑袋刮掉一层?”
贾昌盘坐蒲团上,双目微闭,诵经不已。杜甫急得满脸冒汗,手足无措。那名叛军见贾昌如此,似乎动了恻隐之心,将钢刀收回,悻悻地说:“大爷今晚饶你一死,下次再来,定取你的首级!”
说罢,众叛军扬长而去。杜甫见叛军离去,这才从厢房走出,他向贾昌拱手施礼道:“贾昌兄弟真是个血性男儿!”
贾昌又念了一声佛号,说道:“杜施主去厢房里安歇吧,此地非久留之处,明日一早,杜施主还是早早离去吧!”
杜甫:“杜某几日未曾进食,腹内早已饥渴难耐,贾昌兄弟还是先给两碗饭吃吧!”
贾昌招呼一旁的小和尚:“领这位施主去灶房吃顿素餐。”杜甫随小和尚离去,不一会儿,又回到正殿,贾昌已为杜甫拿出了一套干净的俗衣,递给杜甫:“贫僧别无他物,唯有这一身俗衣相赠,来生有缘,再来相会吧!”
杜甫见贾昌眼里已涌出了泪花,不忍多言,也满含热泪,默默地进了厢房。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