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有点心得
眼下互联网内容经济来了,越来越多的内容涌现出来,都想占用我们的碎片时间,它们用精心设计的“逻辑链条”让你产生“这番话真有道理”的错觉,我们开始习惯于接受别人处理过的知识,而自己的思辨能力并没有增长。
很多程序员写了10年代码,以为自己是专家了,其实就是个熟练工人。一味追求数量是不能获得技能增长的,已经有很多著作和研究表明,以为经过时间的积累就可以成为专家了是很多人都有的幻觉。专家的之所以与众不同,是要经过“刻意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1,要懂得朝什么方向练才是科学的;2,要从练习中获得反馈,反过来再去指导训练。学习打羽毛球,教练告诉你怎么做是对的,练习的时候还要把自己的动作拍下来,回看纠正错误。音乐学习也是如此,跟老师学完了,还要听自己的录音找出不足改正,如此反复。是否能成为专家取决于刻意训练的有效性,而不是时间长短。
看书是为了啥?我把看过的所有的书,都视为为了学习一种技能,每本书教给你的技能汇总起来,就形成了正确理解事情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一种判断事物未来走向的能力,这些都是相通的。看书不同于打球和学音乐,没有教练和老师告诉你什么是对的,所有你认为对的东西都是自己筛选下来的。都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是个批判的过程,看了好多,真正相信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最最重要的是,接受了以后反复实践了多少。这种刻意练习程度结果是可以有天壤之别的,是熟练工跟专家的区别。每年看100本书,感觉很多了,形成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幻觉,很有可能你就是输入了一大堆文字而已。最终决定高度的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所以我推崇反复阅读一本好书,而不是看一遍就束之高阁。《象与骑象人》就是这样一本书。
象与骑象人比喻这样一种现象:当生活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按照理性思维也许你什么都明白,可是却做不到完全理性。因为很多情绪来源于人类的本能或者天性,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这些天性的形成大多与幼年经历有关。这本书里,本能和天性的东西被比喻成“大象”,而骑象人则是我们的理智的一面,骑象人总想能够控制大象,却通常不容易做到。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控制情绪,获得幸福感。
这本书用了很多的篇幅告诉你哪些心理行为是“大象”的范畴,比如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差。情感启动效应解释了好印象或坏印象怎样左右后续行为。再比如,人们重视道德表象大于真相,道德虚伪是一种本能,导致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还容易过高估计自我价值。还有,依赖与被依赖的需求也是天生的,等等,这里没法一一写出来。
我们既然有这么多的弱点,当负面情绪来临,你就可以区分哪些是本能反应,应该怎样引导自己走出焦虑,比如,冥想,认知疗法,甚至通过药物来缓解。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会让人变得更积极,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终将迎来心理的成长。
道理都明白了,接下来就是实践。想想自己过去的行为,站在骑象人的角度,找找自己的“大象”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