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当户对拆开做了题目,我用了古诗文的修辞手法:秦时明月汉时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互文。卖弄了一点文学常识后,我再说说这“门当户对”。好像是有一年去巴里坤的一个古村落,一位导游讲过这门当户对的事儿。门当是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用来辟邪。而户对,则是门上的圆木,象征家丁兴旺。其实题目的意思是:爱情不需要门当户对,但婚姻一定要。
我这样把婚姻和爱情割裂开来,实在是认为爱情是一码事,婚姻则是另一码事。 爱情是什么?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的答案大概是最简单的:“爱情是一个故事。”从故事的理论看,我们之所以爱上某人,只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你的故事对爱情的预设。就像上海姑娘,她出身优渥,家庭小康,之所以能爱上江西的农村小伙,是因为小伙子“工作能力强’”且“卖相也是她喜欢的那种”。也就是说满足了她对爱情故事的预设。在这种预设的满足中,她同小伙子谈了一年多的恋爱,并不顾家人的反对,随他去农村过年了。
这一段我们称为爱情,然而预设,毕竟是爱情故事中的虚幻的部分,它与现实尽管有了一点冲突但仍然是没有进入现实的婚姻,所以,爱情中,两面石鼓发出的声音还可以在一个频道上。门当户对在这个时候,并不见得有多重要。重要是你情我爱,有感觉,有激情。于是在这种不管不顾中,上海女毅然到江西过年!
爱情的触角伸出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温暖的,忽然触及到冰凉的现实,意志不坚的一方触角会立马缩回去。就像上海姑娘,一进了江西农村男友的家,看到黑乎乎的饭食,再联系一路坐火车、转公交、再搭乘拖拉机之类交通工具所受之苦,再想到父母家人的告诫,再想远一些,结婚后要面对的种种,于是落荒而逃。 她逃得利索,而男友也送的坦然,没有解释与挽留,说明他预设到了这个结果!
上海姑娘f逃的对,逃的趁早,如果不在此时逃离,到了婚姻那一步,爱情感觉会变成无法陪伴的绝望,损失的不仅仅是逃离时的一点点愧疚。 假设她没有逃离,忍在了江西农村,吃了那顿饭,忍了自然条件的恶劣,然后结婚。我们设想一下,会怎么样.? 娘家只是小康,不是大款,不会替她买房买车。两个人,即使是男友工作能力很强,一夜暴富也不会发生。要生儿育女、要兼顾老家的父母兄弟、要升职加薪,很难想象两个人怎么样携手同行。那句老掉牙的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连带着,连娘家的生活品质都得跟着下降。
所以,门当户对很重要,而且,婚姻市场也一直是这么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