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一些人鼓吹“读书无用论”,他们常说的是读书能提升KPI吗?读书能带来更高的效益吗?读书多的一定比读书少的赚钱多吗?
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提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大意是,山中的树木因为有用而招致砍伐,油脂因其可燃而被烧掉。桂树因其皮可用于食用,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当年乔布斯从里德学院辍学,因为他觉得自己寻找的问题大学无法解答,但他仍然凭兴趣上了学校开设的美术字课程。里德学院提供了当时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 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乔布斯学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格的长度, 还有怎么样才能做出最棒的印刷式样。乔布斯认为那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
当时看起来,这些美术字在乔布斯的生命中,好像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乔布斯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他把当时学的那些美术字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乔布斯当年没有去学习那些看似“无用”的美术字课程, Mac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那么现在个人电脑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型了。
“有用之用”、“无用之用”是一对值得仔细推敲的概念。普世价值认为有用的,叫做“有用之用”,而“无用之用”往往超越了我们的认知边界,一般不流于表面而突显内心的向往和品质。亚里士多德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可分为两部分,以功利为目的的,和以美为目的的。”也许前者就是“有用之用”,后者就是“无用之用”。
很多时候人们看似做了一些“无用”的事,比如美术字之于乔布斯、《红楼梦》之于曹雪芹、花卉之于大自然,然而如果乔布斯不学习美术字,我们现在用的电脑、手机就不会有这么美妙的字型,如果没有《红楼梦》,就没有现在的“红学”,如果没有花卉,生物圈就少了一份多样性,我们也就少了一份赏心悦目的情趣。这些“无用”的事就像是散落在我们生命各个角落中的珍珠,起初我们还不能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起来,但是当未来的某个时刻,当我们回顾这一切的时候,这些散落的珍珠就会串连成美丽的手串,让我们豁然开朗。
回到今天要讨论的“读书无用论”,读书可能不会立即带来显著的改变,但是读书会让你精神更加饱满、视野更加开阔、心态更加豁达……这些不像业绩那样可以量化,它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的心境,提升了我们的见识。
正像三毛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有些时候,花一些时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学一些“无用”的技能,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份超越自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