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网上看到吴桂春给东莞图书馆写下的留言。
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后来的结果很暖,喜欢的吴桂春在关注下找到新的工作留在东莞,也留在他喜欢的图书馆边。
每回看到和书有关的一下子会觉得亲切起来,再没什么比书更亲密的朋友了。
好的、坏的、喜欢的、烦恼的都可以在书里找到,也能在书中畅想。
公开的、隐秘的全都在书中任你亲近。
想到书,会联想到一些特别好的词,比如精神食粮,进步阶梯,传承,知识等等。
但是现在看书渐渐地有了变化,有提议别看无用之书,也有说想快就得功利性看书~~~
种种想法萦绕,究竟是怎么了?
在回答前,想先简单回顾下这些年书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书变得易于获得。
上世纪的书主要以纸质的媒介产生,集中在图书馆、书店等少数场所。想看书,需要特意到这些地方借阅、购买等,每年出的新书较少,更没有后世的各类榜单。
想方设法的得到一本书会异常开心,反复的看来读去。
获得不容易,得到的时候往往幸福感会特别强。
由于书少,看完后会再翻着,反复体味只言片语中蕴藏的味道。
记得当时看了小半年《红楼梦》,会有种放下书,所有的人物和关系都会清晰地一览于眼前的感觉。
但是现在,再难重现反复看书的模样。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书出现极大的丰富。
书以电子媒介的形式飞速出现,书的易于获得变得前所未有,这是书的盛世。
第二个变化是看书模式的多样化。
过去看书,主要是拿到书翻着看,偶尔会念出声边读边看。
但现在,我已经不再说自己“读”书了,即使有书,也是在看,不再“读”。
现在看书供选择的方式很多,可在任何电子阅读产品上。如果不想看,也可听书,AI朗读也很成熟。或者还可以选择加入一些阅读圈、拆书帮,进行分享讨论。
电子书的出现造就了丰富的看书模式,也促使我们随时能找到看不尽的书,但是却忽的发现没了看书的时间。
一切都变得快了。
看到暴富的例子,在想怎么不是自己。看到本某天成功学,幻想着几天后功成名就时的风光。有渴望就有需求,促进了功利性看书的潮流涌现。
身在其中,难免不被裹挟着进入。
光怪陆离,奇思怪象,有些现实比书中的故事神奇。
对于书,一直抱着好感,也一直有好感,也会一直与书为友。
好书、坏书,都取决于看书的人。
有用、无用,也是对不同的人来说。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不外乎如此。
书没有错,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