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经济顶层设计出台
2017-09-18 谷物网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既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又离不开相应的加工流通能力和产业链掌控能力。只有经过加工转化和物流配送,把成品粮油及时供应给消费者,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明确了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
“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目标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表示,这是国务院首次出台这方面的指导意见,为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是要突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鲜明主题。”张务锋为本刊记者解读说,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变”:在发展动能上,实现由以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为主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激发粮食产业技术创新活力,促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
在发展路径上,实现由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转变,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接一连三、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在发展目标上,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进一步集约集聚、降本增效、改善服务,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预计是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主食品工业化率分别达到88%和25%以上;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粮食企业达到50个以上。”他表示。
“头等大事”弦不能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业内权威专家谈到,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既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又离不开相应的加工流通能力和产业链掌控能力。只有经过加工转化和物流配送,把成品粮油及时供应给消费者,才能最终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统筹好粮食生产、储备、流通三个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他强调,从国际看,世界粮食强国往往也是加工流通强国。粮食产业经济越发达,产业链条越完善,粮食安全基础就越牢固,抵御风险能力就越强。
“美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85%,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超过4:1,全球四大粮商有三家来自美国。”在他看来,只有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粮食企业,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粮食产业链条,才能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国际粮食产业分工中争得主动。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粮食产业体系。2016年,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1.8万家,加工转化粮食4.8亿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粮食形势的深刻变化,对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亟待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提高粮食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采访中,张务锋提醒,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最突出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利用率低。粮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中高端产品缺口较大,低端产能过剩,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46%。
二是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存在两个70%。即:70%的粮食加工企业从事米面油等初级产品加工,70%的成品粮油加工企业尚未实现副产物综合利用。同时,加工业向前后两端延伸不够,产业链各环节结合不紧密。
三是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低。有些地方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流通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
四是创新投入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粮食行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0.5%,远低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中小粮油企业普遍缺少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工艺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滞后,发展后劲不足。
大力推动“三链协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对接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给粮食产业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面对这一态势,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要强化系统思维和统筹联动,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在“三链协同”中增创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
首先,加速延伸产业链。在业内人士看来,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是从粗放向集约演进的过程,也是由短链条向长链条转变的过程。目前来看,各地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形成了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产后服务带动模式、精深加工主导模式、商贸物流引领模式、主食产业化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等诸多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对此,国家粮食局要求各地要认真调研分析本地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基础优势、短板弱项、潜力空间等因素,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
“不同地区、企业和粮食品种,特点各异、差别较大。延伸拉长粮食产业链,不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因企、因粮施策,宜全则全、宜专则专,做到精准定位、协作共赢。”张务锋特别强调。
其次,突出优化创新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粮食产业走向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撑。要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工程,着力提高粮食行业创新发展能力。
“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技术改造是成果应用的关键一环。”上述权威人士表示,创新驱动的丰富内涵,不仅涵盖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战略、管理、组织、市场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针对经营管理粗放问题,要加快推动管理创新,通过行业对标、专题培训等方式,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再者,不断提升价值链。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是产业链条延伸、科技创新驱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素质增强带来的积极效应。
要突出产品提档这个前提,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粮油新产品,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
要抓住品牌带动这个着力点,加大资金、技术等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一批质量好、美誉度高、消费者认可的粮油品牌。
要强化业态升级这个关键,进一步完善城乡配送供应网络,促进多种业态发展。大力开展“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发展粮食网络经济,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功能,探索开展质检、物流、融资等配套服务。
科学处理“五大关系”
粮食产业经济基础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切身利益。张务锋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将根据《意见》要求,科学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力求做到协调发展、行稳致远。
第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主体地位,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政企分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改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全面强化粮食流通监管,保持市场平稳规范有序运行。加强规划引领、标准规范、技术指导、信息引导等服务,进一步改善粮食行业营商环境,为粮食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立足粮食市场供求相对宽松的实际,顺应合理消化粮食库存的要求,加大加工转化力度,提高产能利用水平。同时,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把握好投资项目的类型、节奏和力度,坚决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中高端产业雷同,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恶性竞争。要坚持“加减乘除”并举,改造传统产业调存量,培育新兴产业优增量,淘汰落后产能做减量,增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产区和销区的关系。产区要立足粮源优势,提高粮食就地加工转化比例,增加产出效益,加快实现由粮食大省向粮食强省转变。销区要适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健全加工配送供应体系,创新营销服务模式,确保优质产品及时投放市场。要加强粮食产销协作,支持产区企业到销区建立营销网络,销区企业到产区建立粮源基地、仓储物流设施、加工基地,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新型产销合作体系。要优化粮食物流节点布局,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产销区企业组成物流联合体,进一步提高粮食物流效率。
第四,国际和国内的关系。要树立全球视野,增强战略眼光,在全球粮食大格局中谋划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合作交流和贸易规则制定,加快培育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国际大粮商,提高全球粮食市场话语权。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粮食企业有序“走出去”,逐步形成内外联动、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第五,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更加有力地保障粮食安全,决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广大粮食企业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积极承担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保护环境等法定责任。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第38期)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