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05年的老剧了,那个时期我还很少看日剧,差不多时间的也就看了个《东京塔》吧。这次把它翻出来看,也是前阵子跟风看了《非自然死亡》才偶然想起来有这样一部作品。
整个观看过程都是很感动的,流的眼泪也不少。这似乎是平平无奇的标准答案,几乎所有这个片子的观评都是这样。但我还是要说些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有感动流泪,但我并不悲伤,因为我的眼泪很少有同情的成分。命运不公是片中事实,女主角坚强亦是事实。但我通篇并不可怜女主角,也没有觉得她“非常坚强”。这里不是批评贬义,如果只是展示可怜的作品,我根本不会继续看。而此片也确实没有那么艺术极致的精神挖掘,人物信念还不足以达到需仰视的崇高。所以我在心里给女主角加油,认同她的努力,却并不会为此而动容。
触动我的,是作品始终关注公共意义的眼光。不是我们熟悉的类似名教纲常的大口号、大主义,而是每个角色立足于自身却形成了一致的共同体意识。作品的主题是“偶然的灾祸毁灭善良”,单看这,就是标准的“假悲剧”模式,所以如果只是表现女主角的凄惨、亲人的无助,那是毫无营养的,我们甚至通过新闻报道了解这样的惨事并给予同情的评价和实际的社会响应就足够了。成年人会非常理性的看待这类事件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像孩子那样代入狭隘的个体眼光去“自怨自艾”。而显然,这个作品也并没有把这样的内容作为表达的重点。
作品的开端,触动我的就是女主角母亲面对医生的表达。接受噩耗时的“我是一位母亲”,那样坚定的态度是立足于家庭共同体的责任者身份,并非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把握,也非仅仅出于母亲对女儿的个体间自然情感。而了解全部情况后当面提出要参考其他医生的诊断,“你说我女儿的病是无法医治的,我不会就这样认同!”,这个态度就更加微妙。在国内的文艺作品中,我们也常见这个情节,但表达的都是患者与医生的冲突,甚至带有对医生个人的抱怨责难。而这部剧的这里,非常明显女主角妈妈的态度并非是针对她面前的医生,此时医生就是“命运”啊,女主角的母亲仍然是与医生本人站在一边的,却对医生所代表的命运展现出坚决。这才是足以感动人的眼光。如果只是对母亲的无助,“为什么是我的女儿”,发泄同情的情绪,那是根本没看懂这个作品的基本。
而后作品也保持了同样的眼光,女主角即使在最初的消极阶段,哀怨的也是无法参与到自己所属的群体中去了。全片没有一次表现出我们非常容易想到的“主人公要在最后的人生中实现所有个人欲求,以此达到满足和幸福”,这个作品没有一刻是这样狭隘的个体眼光。甚至可以说,全片就是女主角接受悲剧的路程,即使是一个以偶然为核心的“悲剧”。从抗拒成为别人的拖累,到主动请求别人的帮助;从努力做到以往的样子,到接受残疾人的身份;从坚守与原来世界的最后联系,到认同自己站在全新的地界上。在这个过程中,女主角当然很悲伤,要承认这些也需要坚强,而且这个路途的指向看起来就很残酷,但是,使人感动的内容就在这残酷中挺立起来。这感动正是来源于“别人”的反馈,来源于那些配角,不是女主角单方面承认悲剧的坚强,而是我们看到了“他们”(社会)一起在承受这个悲剧。并非宣扬靠精神和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磨难,不是“分摊苦难”,而是以群体的眼光包含女主角和各方配角的意志,一起承认了这个悲剧。医疗人员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觉悟自然是高尚的,然而平凡的人们不近人情的抱怨也是现实,是“我们”必须考虑的。经历这些思考之后,“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个悲剧,这是这部剧所表达的东西。我们代入女主角的视角,看到的不是周围与自己主客二分的“其他人”,不是以自己为核心的其他人的奉献,而是“我们”在一起承受一切。这,才是能感动人的精神力量。
最后还想说一下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男主角和他的父亲。男主角以“世外”的旁观视角出场,是理性较强的,理性不是无情,可以说男主角是最体谅女主角想法的人。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才能跟理性交流。男主角没有一次跳出来宣称能扛下困难,这是非常明确的处理。而男主角的父亲提供了整部剧的眼光的理性基础,他以疑似冷酷自私的形象登场,最后给出的却是格局最大也是点出这个悲剧的残酷本质的观点:你没有足够的觉悟直接参与到她的生活中,你也没有资格以她的人生为代价去尝试或者意图证明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