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我们老家都说“早晨饭”,天津人爱叫早点,听着好像洋气一些。天津人对早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热情,很多人大早晨爬起来就是为了吃早点;天津街边的早点摊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天津人说起早点来总是一套一套的。我居天津六年,把一些基本的花样都尝过了。
煎饼果子
这大概是天津名气最大的早点。以小米绿豆面摊煎饼,打鸡蛋,加葱花,抹上面酱、酱豆腐汤、辣子,可以加果子或者果篦儿,果子抗饿,果篦儿酥脆好吃。我爱加果篦儿,一套煎饼果子,一杯豆浆,就饱了。
尽管受到大饼鸡蛋、鸡蛋灌饼等“新兴”食品的冲击,但是天津卖煎饼果子的摊还是挺多的。一般小区卖的不一定次,标榜自己是“老天津味”的也未必好。我吃过一次据说很有名的“某姐”的煎饼,店面里挂着很多奖牌奖杯,但是煎饼果子做出来却松松垮垮,实在一般,还不如南开北村卖的呢。
卷圈
卷圈就是薄面皮(似是豆面)卷食材下热油炸,素卷圈里边一般是豆芽和香菜(一下就犯了两个人的忌讳),并加大量酱豆腐汤调味儿;肉卷圈是加鸡丝等,但我没吃过。卷圈在校区西面的桥口,儒西宿舍后身街上都有卖,其皮薄而脆,里边的豆芽又是嫩的,口感独特。因其油太大,一般要以角饼卷着吃,以中和油性;完事还要喝一碗豆浆冲冲。
锅巴菜
正字是“锅巴菜”,天津人念成“嘎巴菜”。这大概是天津最具特色的早点,正如测试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可以请他喝豆汁儿,看一个人爱不爱喝锅巴菜,可以测试出他是不是地道的天津人。张萌是北京人,痴迷豆汁儿,但是面对锅巴菜常常吃不下去:“谁大早晨起来吃一碗打卤面?”
好的锅巴菜,一要卤子好,舍得搁真材实料;二要配料齐全,香菜、芝麻酱、酱豆腐汤、辣椒都不能少,我不爱吃辣,但是每次吃锅巴菜还是要搁点辣油提味;三是要热,盛卤子的锅要一直在炉子上坐着,天儿冷的时候碗都要浸在热水里,盛出来热热乎乎乱乱糟糟,越烫越吃,越吃越热,踢里秃噜就下肚了,等到凉了就彻底没法吃了。
锅巴菜口儿太重,我吃得搭配芝麻烧饼或窝头,配窝头最好,掰碎了仍碗里泡着吃,解闷儿。
豆腐脑
我们家那里的豆腐脑都是清汤,加一点点酱油、醋、香油、香菜。天津这边卤子浓稠,加蒜泥和芝麻酱,口重,但是香。
吃豆腐脑就得搭配油条了。天津的油条炸的支支楞楞,入口能“嘎吱嘎吱”的,别的地方的油条都达不到天津油条的个头儿和松脆程度。一碗豆腐脑配两根油条足够。有的天津人要用角饼卷着油条吃,因为他们把“果子”看作菜。
馄饨
这种东西在天津或称“馄饨”,或称“云吞”,回教称“菱角汤”。“云吞”或许是南方的说法,也或许是另一种东西,但是在这里已经混用了。
我们那儿的馄饨馅儿很小,似有如无,主要是吃皮儿喝汤。天津馄饨的一个特点是馅儿普遍较大,碎肉馅有时带点骨头渣儿。清汤加紫菜、虾皮、榨菜,盐及胡椒面随意,可以飞一个鸡蛋。三食堂早晨卖的馄饨我常吃,味儿正还便宜,加鸡蛋才两块六。
吃馄饨随便搭配点什么都行。如果在三食堂吃,我往往在吃完一碗馄饨之后再要一碗粥,不知道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面茶
这种早点即使天津本地人也很少吃了。大概是将秫米面(?)熬成棒子面粥一样的糊,上盖一层芝麻酱,再盖一层芝麻椒盐,然后再盖一层粥、芝麻酱、芝麻盐,如是多次,像叠被窝一样积累出糨糨糊糊的一大碗。这玩意儿烫,但又讲究不能拿勺儿舀着喝,因为勺子一搅和会把面茶的分层破坏,就“不美”了,于是只能转着碗边儿拿嘴吸,据说好的面茶用这种方法可以吃的一点不剩。
东门外边同安道上一个小区里卖这个。我和张策去过,我只能吃两口,他把剩下的全吃了。有一次和张萌去真素诚,旁边一大哥吃了一碗锅巴菜,俩果子,一个煮鸡蛋,最后拿面茶送下。我在边上都替他的胃冤的慌:这些东西吃进去得乱糟成什么样?
201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