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云同学打电话约一众人晚上吃饭。
说到吃饭,一是吃,一是饭。二者的内涵都很广泛。而对于我们来说,吃饭不只是享受美食,最重要的是坐在一起见见面,聊聊天。如黄同学说的,初中同学相聚感觉最好,不需理由,不拘束。
吃饭少不了小酌一杯,增添一些兴致。男士们喝本地的御河老酒,女士们喝白葡萄酒。周末,不用开车,同学相谈甚欢,气氛融洽,又一直有想醉一次的情结,所以,我也喝了一些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是2013年的灰皮诺,来自坐落于法国Haut-koenigsbourg山脚下阿尔萨斯产区的安格尔庄园。浅金色酒体,带着浅绿色的酒裙,清爽适口,带着柑橘类和白色花朵的香味。酒在口腔里营造出极其舒适美妙的感觉,人一下子就兴奋起来。
餐馆的菜品造型、口味都还不错。众人从餐桌上的菜品聊起想当年吃的食物来。于是,由吃牵头,三十年前的若干场景、片断陆续地从记忆深入慢床`慢浮现出来。
上学时,我们住的宿舍是通铺,南北各一排,被褥一床接一床地排列在床板上。一间房子大约有二十来人。打饭、打水、做卫生轮流值日。每个人印象最深的美食不尽相同。得到公认的是老杨家的咸豆腐、咸菜皮,华同学家的酱豆腐,云同学家的红薯。隆冬时节,每每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一群女孩子都要吃些东西再睡觉。这时候,大家站在中间的过道上,把盛有美味菜品的玻璃瓶摆在通铺的沿上,然后从炉火上把晚饭留下的馒头或窝头烤出香味后,开始正式进餐。吃东西的时候大家还会打闹取笑一番,细节已记不清楚。但是,这吃东西的盛大场面一直记忆犹新。
因云同学传道授业解惑术有专攻,已成为本地基础教育行内专家。由谈论云同学的职业历程,在座的人们一起回想起当年报考志愿的情景。刘同学一想起当年考试初试不利而心生胆怯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大家对职业的考虑几乎是空白的,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现状,农村的孩子只要能够考上学,将来有班儿上就是天大的幸运。所以,在得知分数超过分数线后,大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不能报空志愿,哪个学校要的人多好录取就报哪个。于是,我们,都报了师范,我们,都当了教师。刘同学描述的很多事情都有我的参与,可是我一点点印象都没有了,怎么使劲想也想不起来了。而刘同学连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我边听着她的叙述边在脑海里还原当时的场景,同时一个劲儿地在心里庆幸着,幸亏今天听刘同学说起这些,否则对于过去的很多事真的忘得一干二净了。在回想当年的自己的时候好像那个人不是自己,而是在远远地望着另外一个女孩子说着做着,既熟悉又陌生,很奇怪的感觉。
说着聊着,主食已经上来了。白白胖胖的包子。两种,一素一肉,很是诱人。
大家吃着包子,想起小时候挖野菜的事情。荠菜、羊沟菜、关大姑、还有婆婆丁……还有香味十足的本地小玉米。可惜,那种巴掌长的红彤彤的本地小玉米因为产量低已经失传多年了。现在的优种玉米再也吃不出那种记忆里的香味。
我喜欢听别人说话。今天尤其享受。
吃着美食,聊着美食,想着美食,真是一种幸福。
众人散去时,意犹未尽。
今晚,不只是丰盛的晚餐,更是精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