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翻转课堂风靡全球,早已不再是新兴名词。然而翻转背后,褒贬不一的两极化争议层出不穷。很多一线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并没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应用上更是摸不着头脑。近来,阅读了《理解翻转课堂从十个问题说起》(胡小勇,冯智慧.教育信息技术,2015年第11期),从而对翻转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翻转课堂,是一种重心前移的教学结构。那么让教师们苦恼的是,既然翻转课堂强调把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讲授移到课前,那么,
课堂上教师还需要讲授吗?
胡小勇、冯智慧认为教师课上可以讲课,但应该“少讲”和“精讲”。对于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仍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但可以讲,还可以大讲特讲。翻转课堂不仅要“先学”,还要“后教”,并且“以学定教”。
“学生课前把知识都学完了,课上还要学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可笑,但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时的教学目标定位问题。
正确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课前定位于解决基础目标,课堂定位于提升高级目标,条件允许的话课后再做全面巩固。
“微课”,是不是翻转课堂的必需品呢?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曾提出过一个“学习(成效)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从学习金字塔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观看视听类型的学习材料要比阅读的平均学习保持率高。
但微课只是高效实施翻转课堂的优化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微课可以助力翻转课堂,但绝不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所在,翻转课堂的核心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好课前、课中、课后,如何让学生在翻转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这才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在课前,学生可以采用别的形式的导学资源来进行自学,比如文字材料、音频材料、图片材料等等。只要这些导学资源设计得巧妙,其实微课可以被其他学习资料所替代的。
翻转课堂到底能让什么样的学生受益?
在这个问题上,胡小勇和冯智慧的观点是所有学生都会受益,但收益周期不同。
在翻转课堂中,中等生和学困生在短期之内会更容易获益。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收集来的学情疑问主要来源于中等生和学困生。通过课堂的翻转,把他们的困难问题“摆上台面”来共同解决,给予了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从长期而言,优生也一样会从翻转教学中非常受益。一方面优生提的问题更有层次和深度:另一方面,课堂互动中让优等生给其他学生互教互评,也让他们在“教中学”的过程中将隐形知识外显,深化理解和表达。
而目前在我看来,翻转课堂对于整体教学来说是有益而无害的。但是否所有学生都会在翻转课堂中受益,或者谁先受益、谁受益更多,这些问题的结论似乎有待研究。其影响因素不止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风格等等都会影响翻转课堂对学生的有益程度。在理想状态下(学生态度认真,积极完成任务单;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课上积极参与讨论等等),胡小勇教授的观点:“中等生和学困生在短期之内会更容易获益”,“从长期而言,优生也一样会从翻转教学中非常受益”,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