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他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丰子恺先生以漫画闻名于世,其文章简单恬静却意趣盎然,在童真天然中饱含人生的禅意,被誉为“文人抒情漫画”的开创者。
人生无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无常就是常,“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枯”是借花叹息人生无常之滥觞,“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白蘋未尽人先尽,谁见江南春复春”美好的春光竟然可以承载那么多无常相的东西。
还有月也能使人怅然感怀“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 。只不过,也可以同望一个月,感受天涯若比邻。
由比较而心生满足
日本有一幅这样的漫画,大意是:找旅馆的羡慕有别墅山庄的,开着风扇在办公的,羡慕去避暑的,摇着扇子的羡慕吹风扇的,拉车的羡慕摇扇的,在煤炉边的羡慕拉车的。夏日看到这段,感受了“别人正在羡慕你的幸福”,在清净的小镇住了,想去城市,结果城市的喧嚣会让你烦躁不安,想念小镇的安逸与生活的惬意。过一阵你有想去更便捷更大的城市……
科学的企图,艺术的理想,文明的要求,人生的欲望,在世间没有最完美的地方,人世间的一切满足与不满足都由于“比较”而来,看你站什么角度。山水间的生活,因为需要不便而菜根更香,豆腐更肥。因为寂寥而今人更亲。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你若爱,处处皆可爱。
人生何处无欢喜,生活因极简而至美,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安然生活,淡然成全。人生处处皆有不满,人生留白,小满即可。
记得小时候成都的街景中最难忘的就是梧桐树了,在丰先生的眼里那也是无常的象征。
春尽夏初,梧桐显出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夏天,绿叶成荫,密密层层的叶子,让绿意肆意流淌。不过,叶落的光景,甚是凄惨:墨绿变成焦黄,北风一来,他们便争先恐后地飞将起来。高厚浓重的绿,在几场风雨后,荡然无存。
丰先生关于“爆炒米花”的记述勾起了我们儿时的回忆,一个有柄的铁球,一只炭炉,一只风箱,一只麻袋和一张小凳。米被放进铁球,密封,铁球架在炭炉上,然后坐小凳,右手扯风箱,左手握铁球的柄,摇动,使铁球在炭炉上不绝地旋转,到一定时候,铁球被卸下,装入麻袋,启封“砰”的一响,米粒就成米花落入麻袋中了。不曾想,还可以爆年糕。那时的年,是小孩子最盼望的,那时的年味也最是难忘。
丰先生称左额上的疤为“梦痕”——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痕迹。这个解释倒是破除了相面先生说的破相。我五岁那年有个算命先生一看到我额头的疤痕就是说:可惜了,破相了。邻居说这孩子好着呢。算命先生愁容散去,赶紧说:必有好前程。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童年物质极度匮乏,但确实有好多美好记忆,饱含年幼时被父母疼爱的满满幸福。后来为人母,也渐渐在压力中尽量学会包容、乐观,越是乐观,生活越是美好。不留遗憾的人生易觉得满足。
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技不如人,尽了力却得不到回报。也许还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也许还需努力,也有机缘的问题。我们也不必耿耿于怀。世间的学问何等广大而丰富,唯有让自己的心力强大。心小了,所有的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事就小了。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简单,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