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译文源于网络)
《论语》八佾第5节,孔老夫子前不搭后地鄙视了蛮夷一把。不是正说着季氏他们的无礼之举,正痛惜着大周朝的礼崩乐坏,突然间又拿夷狄来洋洋自得一番。孔老夫子究竟想说什么?
为什么说季氏、孟孙氏他们这些大周朝的士、卿、大夫都不认大周天子这个君主了,在孔夫子眼里却还是要比夷狄的君臣正位有序来得更好?礼乐都已崩坏的大周朝究竟还好在那里?
这还要从周朝的与分封制相配套的宗法制说起。宗法制源起贵族对权力地位的继承和排序,最后应该渗透到民间对财产的继承。其核心是嫡长继承制。
宗法制的实行,使大周朝的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得以稳定有序。宗法制嫡庶的划分,甚至详细规定了家庭每一个成员的长幼尊卑的秩序,从而有效避免了家庭内部的争斗。
父慈子孝的源自血缘亲情的家庭成员间发自内心的友爱,家庭成员间明确长幼秩序的划分,使得当时的家庭成为一个十分稳定的基层社会系统。由家庭向外拓展为家族,亦是一个稳定有序的小社会系统。
所以在孔老夫子眼里,大周朝虽然礼乐崩坏,君臣失谐,但礼乐文明的根基尚在。我们还有有序和谐的家庭、家族。
反观夷狄,虽然君臣有序,但是夷狄游牧的本质,落后的生产能力,注定了他们的文明缺少了稳定发展的根基——家庭、家族。在当时夷狄是很难形成和谐有序稳定的家庭、家族结构的。
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一切的基础。我们还有家庭、家族,夷狄虽有君却没有家,所以不如我们!
家是一切的基础,那家的基础又是什么?
目前中国,随城市化急速推进,独生子女家庭走向前台占据主流,大面积大体量的频繁的人口流动,正使得国人家庭家族的观念日趋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