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台湾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神仙,是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神仙,有妈祖、三太子、观音、耶稣等等。
来过台湾的人都知道,各种寺庙道观比公交车站还要多。无论你是走在闹市区还是街头巷尾,每隔一段距离一定会遇上一座庙宇,妈祖宫、土地庙、阎罗殿、三星宫等,最多的就是妈祖宫。
在著名的商圈西门汀中心位置的大街边就有一座四层楼的妈祖宫,和街边的店面平行。来来往往的行人无论你信不信,在喧闹声中丝毫打扰不到信徒们虔诚的祷告。其实妈祖大多数人都有认知,源于福建一带后被带来台湾,在这里依然香火鼎盛。各种妈祖宫的建筑样式也承袭了闽南建筑风格,红色的砖墙橙色的瓦片,高高翘起的檐角和隆起的屋脊上装饰了丰富的吉祥物,每次路过这些建筑都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观赏一番。
台湾民众拜妈祖的那种虔诚我从未碰到过,门口设有洗手台和镜子,你需先整理仪表洁面净手,取香领祷告牌。焚香之后双膝跪地手捧祷告文或念或唱,无论老幼那股认真劲,像我们小时候捧着语文课本在老师面前背唐诗宋词。
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我每次路过这些地方都想进去看看,但是我深知一个道理,无论你信不信都得尊重他人信仰,所以我遇教堂向耶稣做过礼拜,遇寺院向佛祖双手合十。早就听闻台北海霞城隍庙求姻缘有求必应,被说的神乎其神,早就想去拜拜月老望早日指点迷津。
海霞城隍庙位于老城区迪化街,不大的一座小庙门口香客如流,烟雾缭绕之中也能看清摆在门口的花篮“某某夫妻双方感谢月老一线牵……”看得令人动容。随着人流取香排队,进入大殿内面前就是一尊尊威严的神像。对祷告程序一无所知的我不得不请教旁边的工作人员,她细心告诉我如何念祷告词“我是某某某,今年多大,求姻缘……等等”我照着做,既然祷告了那也得学学虔诚的台湾人。看着旁边的道士咿咿呀呀在为一个女生做法,唱着一些完全听不懂的词句,清爽的调子我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如此虔诚的一次祷告是否会成为现实难以预料,但是千百年来妈祖和诸神在台湾人民日夜祷告中到底又没有“显灵”呢?我觉得有。
因为悠久的妈祖文化带动了台湾的商业发展,比如说夜市。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凡是商业圈或者夜市都有一座宫庙。不知道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是庙依市而建还是市依庙而建。台湾的“观光美食”老师给过我答案,他是地道的台湾人,他认为两者兼备,像饶河观光夜市和迪化街商业的繁荣就是因为妈祖宫的存在而促使民众聚集商业繁荣,此则市依庙而建。而一些新建闹市区人口密集为了满足民众精神需求,建造的一些庙宇,此则庙依市而建。二者相互促进,给台湾商业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我觉得这算是妈祖及诸神“显灵”吧!
妈祖及诸神的不仅是在于气派的庙宇,更在于台湾民众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我们学校旁边的深坑老街就有两座庙宇“三星宫”和“土地庙”商铺分布在周围,大殿门口设有雨棚,而一些小吃商户直接把摊位搬到大殿门口的雨棚下,无论食客还是营业者在神像面前丝毫不会露出半点严肃,开心吃吃喝喝,开心赚钱,而一步之遥的殿内依然青灯长明,香客云云。如此和谐的景象不仅在家人与家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也会存在。
我也踏足过台湾岛各地,沿途山腰山顶,海边以或悬崖之上无处不有的庙宇,二郎神、济公、挪吒、王母、雷公各种神仙被供奉,我总是好奇地和当地人聊一些关于神明的话题,他们的回答总是出乎预料的简单“都是神仙啦,就要拜拜”好像并不分什么佛教道教,是神仙就要拜一拜,他们坚信神仙一定会保佑他们。
就像我在一个小观音洞里遇到的一位大哥,刚在一块形似人站立的石头观音像面前双手合十拜了拜,并且捐了一百块香油钱,转身上台阶摔了一跤,我以为他会怪菩萨不显灵,而他说了一句“幸好刚才拜了菩萨,要不然今天就会磕的头破血流”转身又向观音菩萨拜了拜才离开。
瞬间我仿佛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大概是这些神仙住在每一个台湾人的心中,才有他们无时无刻的乐观和热情。
201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