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的一些思考
在当代,还有多少人在浅吟低唱,还有多少人在诗句中沉醉流连?必须承认,诗词文化在逐渐衰落,那个舞文弄墨浅吟低唱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一去不返。
科技空前的进步,思想空前的开放,彻底的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生活中包括文化的每一个层面。这个时代,倾向于视听文化快餐文化,倾向于感官。
在这种背景下,诗词文化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应该做出何种改变或牺牲以何种方式存在下去?这是亟待解决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首先,诗词是有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不仅因为其久远的历史积淀,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的需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所需要的不止是感官和心理的满足。精神,是高于这些的另一个答案。精神不同于心理,心理满依附于外界,依附于金钱,权利,美貌,名誉,健康。精神却不同,甚至有时相反,其可以超脱于现实。诗词的生命根植在人的精神世界。
诗词的生命力也根植在其音律美,意境美,简洁美的特点上。这些特点的突出是任何其他文体都无法比拟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诗词可以作用于我们的精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样的境遇和经历,诗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主观体会和看法。当这种独特的体验化为一句优美简洁或振聋发聩的诗句时,便可以广泛的久远的流传下去,然后在人们精神上得到某种共鸣,有时竟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我们会意微笑或肃然起敬,进而让人们得到某种净化和陶冶,也不乏惊醒和救赎。不妨读读这些句子,是否还记得与之邂逅时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感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十年一觉杨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若如君言,诗词为何还会如此衰落?时代急剧变化,诗词文化难免水土不服。轻视人文学科,怀古咏史诗淡出视野。安逸取代了苦难和动乱,边塞诗言志诗没有了原来的苍凉悲壮。人们将自己和大自然越隔越远,咏物诗田园诗的水墨画卷失去了颜色。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就连抒情诗和感怀诗也岌岌可危。当连读都读不懂时又怎么能奢求谁写出可以流传于世的佳作呢?没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一种文体又如何能够继续保持她的活力呢?
诗词怎么来适应这个时代?要想适应时代的关键在于引起普遍的兴趣和得到普遍的关注,进而能够得到有质量的大量新作。而新作品又可以很大程度上引起普遍的兴趣和关注,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所以诗词应该做出何种改变或者是牺牲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就是诗词如何被更为普遍的接受,来形成一种主流文化。
不容忽视的,普通话改变了我们汉语的发音,所以原有的平仄应该放弃,用普通话来押韵作诗词。诗词的格式应该更加灵活,灵活并不代表毫无束缚,具体的开放程度应该在发展中逐步确立而非强制规定。另外,也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考虑到大众对典故很不熟悉,诗词的具体内容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典故的使用,尽量的自然尽量的流畅尽量的白话,因为我们不再使用之乎者也的古文,不习惯抑扬顿挫的发音和并列的分离的词汇。不妨看这些句子 ,流畅和自然的特点十分明显。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玲珑筛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试问君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样的句子,连贯优美自然流畅,宛如天工。一气呵成,毫无雕刻的痕迹,就像诗人娓娓道来。当然这也是最近在被引用最多的最为活跃的类型。 不如想想不久前网上流传的“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像极了是从一首词中摘下的句子。当然这样的句子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也佐证了,一句好诗是具有生命力和可以广泛流传的。同样也反映出一种趋势,抒情诗突出的趋势。
如果不做出必要的也是牺牲性的改变,我们的古诗词很可能沉睡和终止在古人留下的作品,并且一步步衰落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古诗词做出这些变化,并非成为了现代诗。像上面所说,当尺度合适时,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简洁美,和谐美是其他任何文体无可媲美的。
下面是我写的一些诗词。·
梦红楼
渺渺仙境,木石尘缘。生只一次,再无来年。青梅竹马,弱柳黛颜。花月情乡,缱绻流连。痴儿怨女,清冷缠绵。终归是,太虚仙境寂寞,青埂峰前无言。
世味百态,自品苦甘。儿女情长,消瘦红颜。
绛珠草,幽情赋怜神。家双亡,荣府浮云沦。
娇袭病,身难承苦抑。异乡里,知音何处寻?
葬秋花,独解凄凉意。潇湘子,闺深苦成吟。
思量细,闲愁无故觅。念唯卿,十年寄我心。一朝误,竟是金玉良缘?与卿痴对笑,往事俱迷心。
此恨绵绵,诗稿尽焚,火把俱往散尽。缘因三生水起,一生眼泪偿还。
余事未了弃身去,梦醒太虚惊仙心。
众星捧月,幸享观园。玉落泥淖,无力回天。
补天石,净灵入凡尘。不知忧,宠儿富贵人。
嘻女子,自总角伴君。蔑权利,莫提八股文。
冥冥幸,钗黛妙袭雯。越风月,千万般温存。
奈何事,姊妹四开散。哭不尽,生死两浮沉。痛怯弱,恨在香消玉损。所爱身前去,穿尘遁空门。
此恨无穷,只断相思,独望青灯古佛。补天剩材怀愧,凡世种种添愁。
从今空门静坐禅,三生石旁绛珠前。
恨宝怜黛辜钗,暖袭惜妙怀雯,念湘香菱纯平,叹凤依母可卿,芳官同菡友钟。
红楼十年一梦,梦里一生众生。
明清目
冷冬骨,片天云断。念旧友,形只影单。忧继乐,起落如山。请君莫笑,一叶障目常见。 意已寒,神失意漫。时而醒,千丝斩断。砺志坚,苦寂尽咽。竟不识君,江天万里未变。
夜入中秋
人静坐暗里 林乱风吹平
树疑谁默语 谁意树偷声
难易皆笑与 桀自嘲优庸
乐从异地起 月佑故乡明
虞美人
行舟停处归柳畔 一目秋月暗 是别时泪眼 亦是执手对目久相看 试可否送汝轻风 阵阵作耳声 问君醉可醒?难料愿是一醉过余生
鹊桥仙
梨花带雨 风露华浓 回眸月色几重 几生修得此一面 平生万事作等闲 笑语冉孱 沉冰为变 尘世无可留恋 可怜世间罕此见 魑魅魍魉牙千面 望江南
眼儿媚
树容枯索瘦枝残 秋意晦此间 路灯昏黄 粼粼片片 渐行渐暗 寒风萧瑟洗薄衫 暖流入心田 汝笑温暖 也很好看 与我相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样的句子,连贯优美自然流畅,宛如天工。一气呵成,毫无雕刻的痕迹,就像诗人娓娓道来。当然这也是最近在被引用最多的最为活跃的类型。 不如想想不久前网上流传的“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像极了是从一首词中摘下的句子。当然这样的句子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也佐证了,一句好诗是具有生命力和可以广泛流传的。同样也反映出一种趋势,抒情诗突出的趋势。
如果不做出必要的也是牺牲性的改变,我们的古诗词很可能沉睡和终止在古人留下的作品,并且一步步衰落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古诗词做出这些变化,并非成为了现代诗。像上面所说,当尺度合适时,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简洁美,和谐美是其他任何文体无可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