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9.20
【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冰雪译文】
孔子说:“上课认真听讲、从不懈怠的人,也就只有颜回吧!”
论语9.21【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冰雪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时,说:“太可惜喔!我只看见他不断前进,没见他停止喔。”
孔子太喜欢颜回这个学生了,可惜颜回天妒英才四十的样子就早逝了。《论语》里夸的最多就是他,提到他16次,只比《诗经》少一次。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当时虽然年龄小,13岁就跟着孔子学习,他老爸颜路也曾是孔子的学生。
他去世以后,孔子非常伤痛几乎快哭死了,弟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子,都觉得老师您太难过了吧?孔子回答说:能不恸吗?以后再也没这么好学的人了!好尴尬!剩下的弟子们被打脸一大片。
孔子骂宰予(昼寝)大白天睡懒觉朽木不可雕、骂子路是野人甚至骂子路太佞以后会害了子羔、骂老友原襄老而不死是为贼、骂冉求自画坐而论道、骂樊迟小人居然要学什么稼穑、骂子贡太无聊方人八卦……唯独夸赞颜回好多次,有时候还绕着弯夸奖他和自己心有灵犀。
《明史·礼志四》曰:“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颜回被后世称为复圣。
孔子赞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冰雪译文】
只有咱俩一样啊!用我就摇摆,不用就跑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冰雪译文】
一碗稀粥、一瓢水、胡同里住着,咱照样唱摇滚!
颜回这种重节执气、尊道守志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同上)实同一旨趣,被后来哲学领域研究称作“孔颜乐处”。
颜回弱冠年纪就跟着孔子学易,应该算是开慧早灵根生。子贡自愧不如他闻一知十,善推理,知辩证。在孔子世家有一个小故事,他看一眼就判断出鲁定公养的马会溜掉。鲁定公听了超生气的,说君子怎么也会乱说话呀?一个脸色就让颜回走路了。结果三天后,马厩里好好的马,果然跑路了!
鲁定公听到手下报告,立刻惊得越过席子就站起来,赶快让人驾车去接颜回。颜回来了,鲁定公说:“前天我问你关于我这个超级会驾车的师傅,而你说:‘他确实善于驾车,但他的马一定会走失。’我很奇怪你是怎样早预料到的?”
颜回说:“我是根据皮鞭抽打知道的。从前舜帝善于役使百姓,造父善于驾御马。舜帝不用尽民力,造父不用尽马力,因此舜帝时代没有流民,造父没有走失的马。现在您的师傅东野毕驾车,让马驾上车拉紧缰绳,上好马嚼子;时慢时快,步法已经调理完成;历经险峻和长途奔袭,马已耗尽气力,然而还让它东奔西突!我猜马早晚会溜掉。”
鲁定公说:“说得好哦!果真如你说的那样。你的这些话,含义颇深哦!希望能进一步地讲一讲。”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会啄人,兽急会抓人,人走投无路会诈,马筋疲力尽则会逃走。从古至今,没有使手下人陷入末路而他自己没有危险的。”
《论语》里记得有一则,哀公问孔子弟子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里钱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能不能将老百姓的税从百分之二十减到百分之十呢 ?”
哀公说:“收百分之二十的税,国库里的钱都不够,如果减到百分之十,那不更惨了吗?”
有若再回答道:“如果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库里又怎么能有钱呢? 如果老百姓手中足用,你又何愁国库不足用 ?”
杜牧《阿房宫赋》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细思极恐,颜回的至诚如神,前知之机不能不让人出冷汗。
【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美颜回也。
建安游氏曰:回于夫子之言无所不说,何有于惰?
《论语稽》曰:不惰者,心领神会,有味乎其言之也。人之功有浅深,学有难易,颜子则声入心通,无所不悦也。
程石泉曰:颜回笃志向学。本章所言“不惰者”,颜回无懈怠之容,而恭听不倦也,非指孔子语焉不倦也。颜回乃躬行实践之贤,而深说乎孔子之教诲者也。
范氏曰:颜子闻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颠沛未尝违之。如万物得时雨之润,发荣滋长,何有于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张栻曰:盖颜子闻夫子之言,默识心通,躬行实践,是夫子之言,昭明发见于颜子日用中也,此之谓“不惰”。
刘宗周曰:体道之勇莫如颜子,颜子于圣人之道相为一体,并授受之迹亦化矣。
陈祥道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回语之而不惰,勤而行之者也;余则语之而惰,若存若亡者也。盖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故能不惰。彼予之昼寝,求之自画,赐之愿息,其能无所不悦哉?夫子所以独称回也,于语则不惰,于言则不违。惟不惰所以能潜心,惟不违所以能具体。《记》有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勿失之”,不惰之说也。《庄子》曰“回坐忘矣”,盖不违之说也。
伊藤仁斋曰:夫子之言,一也。闻之而有惰,有不惰,正在于信道之笃与否耳。苟心之悦道,犹口之悦刍豢,则何有于惰?
钱穆曰:本章承上章。然读者易于重视不惰二字,而忽了语之二字。盖答问多因其所疑,语则教其所未至。闻所语而不得于心,故惰。独颜子于孔子之言,触类旁通,心解力行,自然不懈。此见颜子之高。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深赞颜子之能受教也。孔子教门弟子,发明道理,常以言语相传。但诸弟子闻孔子之言,未能会之于心、体之于身,便有怠惰之意。惟颜子能明睿,故闻孔子之言而心解,能健决,故闻孔子之言而力行,欲罢不能,拳拳弗失。所以孔子赞之曰:“若夫语之以道,而心知力行,自不能已,绝无怠惰之意者,其惟回也与!”孔子称赞颜子,亦所以励群弟子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追思颜子之好学也。
《论语义疏》曰:颜渊死后,孔子有此叹也。
包咸曰:孔子谓颜渊进益未止,痛惜之甚。
朱子曰: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进而未已也。
张栻曰:盖其日进无疆,于圣为几矣。然未至于圣,则犹有所进也。
横渠先生曰:未至圣而不已,故仲尼贤其进;未得中而不居,故惜乎未见其止也。
陈祥道曰:“如有所立”,其进也;“欲罢不能”,未见其止也。使回不死而充其庶几之资,则其为圣也何有?《记》曰:“向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孶,毙而后已。”回之谓欤?
《论语补注》曰:《记》曰:“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者,不待问而告者也。圣门之中,有达问者,有达材者,盖材美则不必待其问,而或启之以言,或引之以事,或教之以善,皆所以语之者也。答问则因其所疑,而其辞易解;语之则教其未至,而其理或难知,不得于心,所以易于惰也。唯颜子于夫子之言触类皆通,非有所问而无不达,即与言终日,莫不相说以解,所谓“有如时雨化之者”是也,何惰之有哉?盖唯颜子而后无不可语,唯语颜子而后无不可尽。语之中必有最上之理、至善之事,他人所不得知者,而颜子皆悦之不倦,因心以达于行,此其所以独绝而非曾闵诸贤之所能也。(按:本论述重在“语之”,可深思。)
刘宗周曰:道本无穷,故学无止法。“吾见其进”者,日进无疆,竭力以赴而不已也,“未见其止”即进也。圣人独窥颜子心法,故勘的如此,不作窥测见;惜之者,颜子没而此学亡也。学之不厌,与“请事”“不惰”“欲罢不能”同一脉络。颜子真是夫子后身,后来罕俪。
《四书通》曰:大抵上章“语之而不惰”,是颜子之心,如川流不舍昼夜。此章“见其进,未见其止”,是颜子之用力,不肯如“为山之未成一篑而止”也。
【本章书目】
《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全解》《论语新解》《论语稽》《论语新解》《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古义》《癸巳论语解》《论语学案》《论语读训》《论语正义》《四书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