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隔离者的心路历程
文/李乃斌
金秋明媚的阳光洒在钓鱼台风景区,碧净如洗的蓝天上,白云时不时的滚来滚去。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的历史典故把我带进了钓鱼台风景区,姜子牙钓鱼台遗址和景区的古迹,吸引着人们的眠球,景区“孕璜遗璞”玉石,屹立在河道中央,让游人肃然起敬。1972年修建的钓鱼台水库成了园区新的一景。
钓鱼台水库大坝,高大而庄严的矗立在两山之间,抬眼望去,宽阔而平静的水面随山势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我俩坐上游艇,行进在幽静而狭长的水面上,心情格外舒畅。大山裹挟着嶙峋奇石,山势险峻而挺拔,犹如一幅青绿山水画。我置身于号称“宝鸡三峡”的山、水、峡谷中,感到十分怄意,夕阳夕下时,我回到了阔别的县城。
9月6日早晨,我在县城做了核酸,经扫码、测温后,回到了西安自己住的小区。
原来,钓鱼台的一个村子,核酸检查出了新冠病毒阳性患者,这位病毒者携带者,5日前曾去过钓鱼台风景区门口广场,此后那里被确定为疫情防控的中风险地区,随后钓鱼台风景区就封闭了景区。
听到这个消息,我如坐针毡,心嘭嘭地乱跳,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是一种传播速度快、感染面积大的微生物病毒,已经传播三年了,却还在地球上继续肆虐。我每天提心吊胆,生怕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只能坚持每天做核酸、测体温,不出门。
9月7日上午,天气阴沉沉的,我有些心急心慌,心里总是感到忐忑不安,担心如果有病传染给家人,那就麻烦了。奥密克戎病毒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几十秒內就可传染给别人,无症状感染者让人无法确定。就在我胡思乱想时,自己的手机响了,我的心澎澎跳的更厉害,额头渗出了汗珠,说起话来声音都有点颤抖。“我是镇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大数据显示:你去过陈仓区,你现在人在什么地方?”我带有撕哑地声音说:“我在西安。”,“你在西安的哪个区?住哪个小区,居家隔离了吗?我们了解一下你的情况。”“我住在西安莲湖区丰禾路小区,正在居家隔离。”“那就好,再见”。接到这个电话,我更加心烦意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是因为奥密克戒病毒的传播的速度是罕见的,惊人的快,防不胜防。当天下午,县公安局一位女同志又打电话说;“你去过陈仓区虢镇吗?”我说“我没有去过陈仓区虢镇。”对方又说:“大数据显示你去过陈仓区,我们只是了解情况的,你不要害怕,谢谢你配合防控。”
9月8日中午,我的手机又响了“我是市防控流调队工作人员,你这几天去过天王村吗?”我说“我没有去过天王村。”“那就好。”这位工作人员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9月10日中午,我接到西安防控疫情指挥部打来的电话:“你去过宝鸡钓鱼台风景区吗?”我说:“我是9月5日去的钓鱼台风景区。”“你去过的风景区是风险区,你要居家隔离。”就在当天下午,社区打来电话:“你去过风险区,要居家隔离。现在你有三个选择。一是居家隔离,家中所有成员一律不得外出,并要封户。二是,你自己造择一个自我隔离的地方,封门不能外出。三是在酒店集体隔离,每天费用大约是四百多元,费用个人自理。你选择。”我说:“我选择第二种,自已找地方隔离。”之后,几经周折,我重新找到了隔离房间,签写了《居家隔离人员承诺书》,社区工作员封闭了我的门。我从室外繁华的公共场所缩回到只有几十个平方的室内,人活动的范围小了,人的灵魂好象自由空间也小了,我在想:难道居家隔离就意味着要失去外面的世界吗?
9月10日是中秋节,我只能在隔离房中度过。为了打发时间,我读起了肖云儒老师的散文《长安六章》,并在手机上写出了随笔《八月十五的遐思》,以表示对团圆节的纪念。
据陕西省防控疫情办公室公布:9月11日0-24时,宝鸡市报告确诊病例2例(9月10日报告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轨迹已公布),无症状感染者21例,其中3例为中风险区筛查发现,18例为集中隔离发现。这样惊人的数字,怎能不叫人担心呢?
其实,隔离是中国最古老的防疫方法,早在2000多年的秦朝就已经开始实行了,一直延用到现在。
9月12日,我终于走出了封闭的隔离房间,温柔和熙的秋风从我头顶掠过,明媚温暖的阳光洒遍我的全身,滋润着我的心田,畅游在新鲜空气的海洋中,我感到特别的舒服惬意,感觉整个大地是那么的亲切而美好,享受大自然才是人间最美妙的啊……
我不由得想起了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辨解》中所说的话:“动身的时刻到了,我们分道扬镳吧。”是的,让病魔去死吧,让人类安宁幸福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