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志于学
孔子虽然出身贫苦,非常的惨,但是他却拥有自己的志向。
孔子出生于鲁国,他父亲和另外一个女子野和生了他,野和的意思就是不正式的结婚,因此非常的不受当时人们的看好。孔子的出身,因此就变得非常的低贱,这里的低贱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贱人,而是低下的意思,他的地位当时很低,出身卑微。但是孔子他的先人却非常的强大,刚开始是诸侯,慢慢地就成为了君王。可是这种高贵贵族气息没有一直能延续慢慢地就败落了,所以孔子也可以说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或者说是士族。
孔子不仅出生就很低贱,他的父亲也在他三岁时死亡了,自幼便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
一般的人有着孔子这样的出身,一辈子都会这样低贱,并且自己也因此觉得自己非常的低等,他会平庸一辈子,只是给别人干一些小杂活,那些贵族不愿意干的事情而已。很多人都会这样,绝大多数人都会这样选择,甚至有些人压力过大,就选择了结果自己的性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
虽然孔子有这样的出身,但是却没有平庸。他小的时候只能做一些小活,为了养活自己,让自己可以活下去,但是他并不像普通人一样想一直这样下去,他不是在麻木的工作,孔子是有自己的志向的,他自己的内心不会想要一辈子这样下去,他有自己的方向,并不是和他有同样处境的普通人一样,平庸一辈子,一直平庸下去,而是从中间慢慢走出来。
孔子出身非常的低贱,少年多能鄙事。那么孔子他是如何走出来的呢,为什么没有和普通人一样平庸一辈子呢?
我觉得首先和他的母亲有关。孔子的父亲在孔子三岁左右死了,但是他的母亲是在孔子十七岁才死,这些时候他的母亲也会去教育,孔子这个时候,就对孔子有一些影响。他的母亲应该也是推崇你的,并且也教育孔子,不要想着自己如何低贱,种种方面都会影响孔子。第二点就是孔子的生活环境,在当时是有很多人看不起孔子的,阳虎也经常贬低他,瞧不起他。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孔子却不是这样,他是别人越看不起他,反而越会激发他向前努力的劲头,让他更加的勤奋,会把这种贬低的话化作动力,并且孔子还因此变得很谨慎,说话做事都很谨慎,并且也很谦虚,这就让孔子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看不起自己,慢慢自我否定,反而是越来越自信,向前看。第三点就是孔子的自身,外界的影响都不是最大的,只有自身才是决定的关键。孔子自幼便喜欢礼,开始是因为他没有别的可玩,家里只有一些礼器,(这些礼器在当时的贵族还是很常见的。)他只能玩这些,慢慢地他就开始喜欢上了,并且开始不断地去钻研,去学习,他每天都在用别人很多倍的努力去学习,刻苦的学习,当然他也不是厌恶的,而是本身就想要去学。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孔子不断地在上升,而不是下降或者停止。可是有一个问题,孔子他这么努力的去学习,和当时的一些贵族目的一样吗?
当时的贵族一般学习什么的,他们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去当官,当一l政治家,然后去治国。那么他们所学习的东西,肯定就和他们的目的相关,他们当官需要用到什么,他们就学什么。首先他们为了治国要学习礼,因为当时治国的关键是礼,很多年来一直都在这样,肯定要学习,并且还有一点就是算术,这个也很重要。总之,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去当官,走向仕途。孔子他学习也是这个目的吗?难道孔子他不想当官吗?如果他不想当,为什么还要四处游走去求官呢?并且一个地方不行,还要去到另外一个地方,一直去求官。说明他也是想要去当官的,但是他当官的目的和那些贵族一样吗?我想不是的。孔子他学习主要就是因为自己想要去学习,是因为学习本身,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东西,他走向仕途主要就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如果不当官有谁会听他的政治理想,并且有谁会付诸行动呢?他当官只不过是找一条路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罢了,并不是纯粹的想要去当官。所以他和那些贵族子弟们对于学是不一样的态度,贵门子弟,只不过是利用学这个工具去当官,而孔子是利用仕途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者是截然相反的。
孔子之所以可以从那么卑微的出身里走向那么高的层次,一方面是外在的一些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他也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自己想要去学习,并且慢慢也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想要去实现它,并且一直付诸行动当中,以及自身当中,这样他才慢慢地走向更高的层次,而不是一直在他原来的位置停滞不动。
第二章:立于礼
孔子曾说道,自己三十而立。这里的立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可以在社会上自己养活自己,而是精神上的立。那么此时他到底立了吗?我觉得他是在不断朝向礼,最终立于礼。这其实就是一个立的过程。
孔子在早年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贵门子弟到孔子那里去学习礼,很快孔子叫小有名气,孔子懂礼这件事情很快已经为很多人所知。但这个时候,贵们子弟是自己的内心真正有礼,才去学习吗?我想不是的。如果他们认为礼还可以去治国,就应该把孔子推荐到️很高的官位上才对,但是现在他们只是拜孔子为师,孔子只是一个老师的身份,说明他们的礼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内心深处的。那么这个时候孔子是立于礼吗?我想不是的。他自己现在只是教礼,单纯的在教学,只是非常的懂礼对礼了解的知识很多而已,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在内心上有礼,比较的偏形式,不是自己内心上的礼。并且他现在还没有把这种礼推广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都是形式上的,只是学习礼,而不是在内心上的。孔子此时还没有恢复礼乐制度,在这方面孔子也还没有立。
鲁昭公不久就重用了孔子,有一次他问政与孔子。鲁昭公问,秦国地方小,所处的位置又那么偏僻,他为什么强大呢?孔子回答,秦国虽然地方小,所处的地方偏僻,但是他的行为非常的中正。并且秦国还启用了人才,当时百里奚是一个地位很低贱的奴隶,但是秦国的国君却重用了他,让他来治理这个国家,很快秦国就强大了起来。孔子此时有了一些自己的政治方针,他可以分析出来其他国家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但是此时孔子,他就拥有了很成熟的政方略了吗?我想是没有的。因为此时他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以及很具体的方法来治国,所以这个时候孔子还没有很详细的治国方针,还很不成熟。孔子这个时候自己的内心更加朝向礼,更加的立,不是形式上的了。那么鲁昭公为什么用孔子呢?他是看中了孔子的才能,觉得他很有才华,很赏识他吗?不是的,不然为什么他没有让孔子治国?这时鲁昭公看重孔子只是因为他有礼,在外交上有用处,要用到礼。鲁昭公此时已经觉得礼无法治国了,没有用处,他的内心也是没有礼的,只是形式上的。可见此时孔子还没有把礼推行于别人,恢复礼乐制度,在这方面孔子还没有立,还没有推行成功。
不久之后,鲁国内部就乱了。孔子此时见鲁国的局势,觉得目前很难实施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便从鲁国离开去了齐国。他想在那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把礼恢复到每个人心中。孔子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要靠近齐国的君王,也就是齐景公。齐景公很快就问政于孔子。孔子说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臣要忠于国君,孩子要孝道与父亲,父亲也要有他自己的样子,每一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他的位置,以及和别人的关系。第二齐景公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不仅要严格的遵守秩序,国君还要节约钱财,不要随意的去花费钱财,而是要节约一部分的钱去爱民,分发给百姓或者做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此时,孔子明显要比之前的政治方针成熟了很多,他考虑到的更加的详细,并且更加的系统。孔子此时自身已经有了很明确的方向,自身内心也已经非常的成熟,思想也更加成熟,更加的立了。包括他的治国方法和之前相比,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最终我们看到的孔子是一个圣贤型的人,他兼济天下,并且恢复了礼。但是孔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这样,他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孔子他不断在进步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断地立起来,并且朝向圣贤的过程,直到最终他才真正的立了起来。
孔子,一个圣贤型的人,他的对时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当时那个时代,对现在来说,他一直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盏长明灯,他一直在闪烁着,并且点亮了很多人的内心,让我们在逐步的朝向礼乐制度的美好世界。孔子不仅自己立于礼,还试图着让整个世界都立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立于礼。孔子也真正的将自己的立了起来!
第三章:“不惑”吗?
孔子曾自述自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不惑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道题,不明白,疑惑的意思。而是孔子自己的道,就是他的政治理想没有疑惑。那么孔子他真的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疑惑吗?
鲁国国君鲁昭公现在被三桓掌控着势力,但不久,又有一名阳虎之人篡权,让三桓都败在他的脚下,一举成为了鲁国势力最大的人。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阳虎还是三桓季桓子的家臣。当时杨虎和一个叫仲梁怀的人有间隙。这个仲梁怀是季桓子的宠臣,因此阳虎感到非常的不满,就要把仲梁怀驱逐,但是公山不狃不同意,因此阳虎就擒拿了仲梁怀。这时候季桓子没有办法只能和阳虎签订盟约,因此阳虎才放了他,这件事才算是过去。这么小小的一个家臣竟然敢谋逆,并且还这么轻松的就成功了,一个如此小的势力竟然可以把前面的势力都推翻!
就是这样的一个阳虎,不久去找孔子,想让他当官。孔子知道他的为人,肯定是不想见他。但是阳虎去却把孔子当成他的偶像,还要拿一头猪馈赠给孔子,孔子只能避着他行走,可是最终还是碰见了。阳虎表达自己非常的想让孔子去当官,孔子就回答道——吾将仕矣。
孔子如此看不起阳虎这个人,因为他是乱臣贼子,那为什么还要这么轻易的就听了阳虎的话呢?他是真的这样想吗?虽然阳虎说的话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孔子也自然是想去当官,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真的会听阳虎的话,然后照着做吗?我想是绝对不会的,因为杨虎他的为人,举止非常的令孔子看不起,他竟然敢谋逆,就是一个乱臣贼子啊!孔子自然看不上这样的人。所以现在孔子就很纠结,他明明想要去当官,但是阳虎这样一说,他又不想听他的去做,他内心是完全看不上他的。此时孔子将如何抉择?可能他现在一时间是无法抉择的。孔子真的是非常的纠结,也非常的忧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他实在是太难了,此时的孔子真的是非常的疑惑。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一件更加重大的事情,阳虎很快就让整个鲁国动乱了,并且国君也换成了和阳虎关系好的一个人,阳虎这么大的势力最终也是败了,最终只能逃到齐国。孔子本以为阳虎走了就没什么事了,但是鲁国反而更加的乱了。我想这对孔子也是一个打击,因为这样更加的乱,就更不好实施他的理想。但是孔子他会因此就放弃吗?我想是不会的,因为儒家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艰苦卓绝,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垮,可能会受到一些打击,但是不至于就此放弃。这个时候,孔子他到底还要不要坚持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显然孔子是不会放弃的,他还要继续去推行。就是从这个时刻起,孔子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了。更加的不惑了。
孔子后来说自己——寻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这里的道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孔子的大道,这个时候也会有原来我们说到的要恢复礼乐制度,也就是礼。这是他从小的志向,但是到现在他有了新的道。其实就是仁。阳虎当时在和孔子对话的时候也提到了,他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才华藏起来,听任国家迷乱,这算是仁吗?其实这里的仁并不像原来的礼乐制度,只是一个制度了。这里的仁是发自每一个人内心的,孔子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发现只从外界来实行礼乐制度,就算成功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是要从每一个人的内心进行觉醒,恢复每一个人的仁心,这样才可以。这个时候孔子他的政治理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非常大的跨度。但此时却没有人去赏识孔子,没有人用他。不久公山不狃召却孔子来他这里,孔子就同意了,子路因此感到非常的不好,不爽。觉得孔子怎么可以这样想,公山不狃这个人怎么值得投靠?但这也算是一个机会,如果不抓住,以后的机会可能就很少了,所以一定要去试一试这个机会。可见,孔子推行仁政的心是非常强烈的,并且非常坚定的,他为了推行仁,只要有机会他就都回去,并且也会不断地去实施,这个时候孔子他还有疑惑吗?我觉得是完全没有疑惑的,他已经可以做到为了推行仁而非常坚定,没有任何犹豫的境界了。子路和孔子相比,他的能力相对来说就比较低,还没有领悟到那个境界,所以他才会这样想。
孔子他现在对于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没有任何的疑惑,可以为此去不断地实施,没有停歇,非常的坚定。不管有多少困难,不管现在的条件是怎么样,他都要抓住所有机会去没有丝毫犹豫地,坚定不移地去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就是推行仁政。孔子经历了那么多之后,在经历了风雨后,已经比之前懵懂的有一些治国方针强多了,它领悟到了更高的东西。现在孔子有了更加成熟,更加明确的政治理想,坚定不移,而且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不惑的境界了。
第四章:功败垂成
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礼乐制度,恢复一个有秩序的世界。但是孔子却功败垂成,眼看即将成功,可惜却失败了,但这是为什么呢?他因什么即将走向成功,又因什么而走向失败?
孔子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当然就是要去实施。那么如果只是靠自己去实施,传播,是没有什么用的。要借助国君才可以,因为孔子认为国君是掌控整个国家的人,那么要先从国君入手才可以慢慢推到整个国家,很快孔子就被鲁国的鲁定公任用了。 为什么鲁定公会用孔子呢?孔子被鲁定公任用之后,孔子很快就有了官位。并且在节节攀升,速度特别的快,由中都宰到司空,由司空到大司寇。孔子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人重用他,为什么现在一下子升到了这么高的官位?
首先我认为在之前的时候很多人不用孔子,不如鲁昭公,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看重礼,并且没有眼光,以及才华和抱负。所以才没有用孔子。但是鲁昭公却完全不同于鲁昭公,鲁定公更加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才会用孔子。
当时鲁国的局面非常的乱,三桓掌控着鲁国内的大权,鲁定公被三桓掌控。不久之后,三桓的家臣阳虎叛乱了,公山不狃也叛乱了,他们的实力又控制了三桓。在当时是非常乱的,并且非常的可笑,不正常。那么鲁定公在这其中,自然也不想一直被控制着,所以他也要想办法。而三桓自然也不乐意,肯定想把叛乱分子给平定下来。于是鲁定公就和三桓联手想要干掉阳虎,鲁定公因此启用了孔子,因为孔子懂礼,对自己也有很大帮助。想用孔子来削弱阳虎的实力。于是孔子就走向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一路飙升。
孔子治理国家一段时间之后,整个国家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快就和当时的齐国并肩了,齐国感到了威胁,因此邀请鲁公会与夹谷。鲁定公接受了齐国邀请。在古代相会的时候礼是很重要的,孔子也有礼,于是鲁定公就让孔子去当外交员。当时固定工正准备出行,孔子提醒鲁定公要带上文兵武兵,这样会更加的安全。于是鲁公就同意了。会于夹谷的时候,齐景公揍四方之乐,被孔子制止了,又让侏儒为戏,也被孔子拒绝了。因为这样完全不符合礼节。因此齐国就被孔子的礼制胜了,感到羞愧,归还了所侵鲁国的土地。从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他谨慎,拥有智慧,并且心中有礼的人格。
不久之后,孔子见三环的实力日益强大。他找到一个借口说三桓的城墙太高,要把它推掉。这明显就是要削弱三环的实力,让鲁君有发言权呀,于是孔子就开始了这场堕三都的计划。
在刚开始的时候,孔子的计划实施的非常的顺利,很快就推倒了几面城墙,但是到之后慢慢地就失败了,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三桓刚开始没有意识到,之后意识到了么?我想明显不是的。孔子推倒的墙,其实正是三桓家臣的墙,当时三桓家臣叛乱了之后,夺了三环的几个城,也就不再是三桓的墙了。所以此时孔子使劲地推倒城墙,对三桓来说反而更好,所以刚开始三桓就没有管理。但是到之后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如果再将另外一个城拆掉的话,那么齐人就可以很轻松地毁了三桓,三桓自然会保住这座城,所以孔子会失败。至此,堕三都计划就失败了。
虽然堕三都计划失败了,但是孔子治理鲁国还是有很大成效的。齐人都觉得孔子这样下去,必然会成为霸主,然后就会吞并他们,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拖延。用美人计,找多名美貌女子以及多匹文马,馈赠与鲁国。季桓子见了大为兴奋,就和齐人一起出外游玩,三日都不听政,但是孔子也没有因此就放弃鲁国,子路劝孔子走,孔子都没有同意,但是见到这样的局面,最终孔子还是离开了。表面看起来是因为没有人用孔子,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和他的政治理想有关,因为现在鲁国的局面已经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没有留的必要了。孔子就在这个地方功败垂成了。孔子会因此就放弃吗?不会的,他还会去别的国家继续推行政治理想,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因此他就走上了周游列国之路。
可是为什么孔子会失败呢,明明鲁国被他治理的如此之好,为什么就在一瞬间那败落了呢。此时再想一想,如果孔子真的成功地在鲁国推行了礼乐制度,那么真的能恢复原来的东周吗?我想是不行的,因为此时人心已经坏了,人心已经无礼了,没有人再重视礼,也没有人认为礼有用了,所以就算恢复了礼乐制度也不会再成为东周了。再加上鲁定公如果不能拥有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掉,国家也就会灭亡。就算鲁定公能致死一直拥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能保证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是这样吗?一旦有一个人没落了,整个国家都会没落。
孔子此时的政治理想是完全建立在国君的身上,但是这种做法将会非常的困难,因为国君并不可靠,不会永久的可靠,所以这也就是儒家的悲剧,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国君,也就没有办法去实行自己的道,因为他们的道是建立在国君身上,从国君开始发展的,这也可以说是儒家多年的一种悲剧。
孔子在被鲁定公重用之后,很快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接下来要踏上他那漫长而无边,没有什么能预料到的周游列国之路....
第五章:知天命
孔子曾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那么孔子此时真的知天命吗?
时冉有驾车,孔子乘车,一同来到了卫国。冉有说,这个地方有那么多的平民百姓,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来这里,继续增加这里的人数呢?孔子说,富之。要让他们富起来,每一个人都要富起来。冉有继续问,如果他们都富了那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教育他们。这里的教,教的会是什么呢?我想孔子教的也就是他一直推崇的礼,想让每一个人的人心都有礼,恢复礼乐制度,让每一个人内在的德性,仁心,内在修养都有提高。可以从中看出孔子的改革路线方向,就是首先让平民百姓们都富起来,是每一个人都要富,不只是那些贵们子弟。接着再让每一个人内在的德性都被唤醒,都有礼,恢复礼乐制度。孔子改革方向可谓是历史的一个,革命性改革创新,因为在原来只有贵们子弟可以学习礼,去学习。但是他提出,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学习的,都有权利以及能力学习。这实在是太关键了,非常重要。不然的话这个国家就会非常的不正常,只有那些贵门可以去学习,并且还是为了当官,而那些穷人却只能穷一辈子。孔子的这个改革实在是太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国家都很健康,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德性,以及修养。孔子此时已经有了很明确成熟的方向了。
孔子很快就被卫灵公赏识了,卫灵公因此还问孔子,你在鲁国的时候得到多少的粮食是多少?孔子说奉粟六万,孔子在鲁国可是大司寇,可以治理国家,可以执政了。自然会得到很多粮食。卫灵公也给了孔子六万,看来卫灵公也是非常的喜欢孔子的,竟然第一次就一下子给了这么多,可见他对孔子的赏识还是很高的。本以为孔子会因此继续当上一个高官,孔子自然也是这么想。但是却有一些小人诬蔑孔子,在背后说孔子的坏话于卫灵公,卫灵公就派人去监视他,孔子就离开了卫国。表面上看起来孔子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害怕自己得上一个罪名,得罪别人。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孔子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看到卫灵公太容易听信谗言,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才会离开。孔子的内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会因为别的而改变, 他正在坚定不移,很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去实施。至于现在的卫国并没有什么道,所以他要离开,但如果哪个国家有道,他就会使劲地去作为,可是孔子并不会因为这个国家没有道,而选择归隐,他还要去继续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
孔子走后,将要到陈国,路过了匡人的地方。驾车的颜刻对孔子说,他当时就是从旁边的一个洞过去的。匡人听到了,又见孔子长相非常的像阳虎,阳虎之前曾暴乱匡人,所以误认孔子为阳虎,为了复仇就把孔子给抓了起来,把他关起来了。孔子被拘留一段时间之后,颜渊去看孔子,孔子对颜渊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渊说,你现在还在,我怎么敢死。可见,孔子和颜渊的情感也是非常深厚的。他们相依为命,将自己的命和对方的命连到一起了。孔子的弟子见匡人不断地在拘留孔子,也都非常的害怕。孔子就说:周文王死了,周文王创的周礼现在就不在了吗?如果上天想要毁了礼,那么我们现在还会知道礼吗?现在上天没有意思要毁掉礼,那么匡人就能拿我们怎么样呢?此时,孔子已经领悟到了上天的使命,因为他说到上天现在没有让礼毁掉。这是上天的命令,其实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这个天命将孔子的整个人,他的所有思想都贯穿了起来。他现在认为自己推行的礼,以及仁政不只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天命。他现在并不像普通人一样普通的过日子,他身上还肩负着上天的命令,这是何等高的一种使命!孔子现在就是要去继续传承礼,仁政。不要让他破灭了,要坚守,并且去传承。这是一种非常非常高的境界,因为他现在已经领悟到了天命。他现在肩负着的,可是上天的使命。他现在可谓任重道远啊。
不久,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的妻子南子非常的赏识孔子,并且很想和孔子相见,孔子自然是非常的不乐意,很不想去,但是他也不得已,必须要接受人家的请求。所以他就去了。子路见状又非常的不高兴,非常的不爽。说:你怎么还可以再去!孔子直接对子路发了一个毒誓,为什么要这样呢?子路现在还没有办法领悟到孔子的那个境界,肩负着天命,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去实施,子路现在领会不到,孔子再怎么跟他解释,也解释不清,所以只能发一个毒誓,因此就可以直接去和南子见面了。孔子和南子见面之后,卫灵公和南子一同乘车,招摇过市,就是大摇大摆地过去。卫灵公又让很多的宦官陪同的孔子座第二辆车过去,孔子见状就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因此就离开了卫国。孔子为什么要离开?因为卫灵公,他现在重视美色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像孔子这样的想要去治理国家的人,这样不久卫国就会自己崩塌,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在这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了,自然就要离开。但孔子离开之后并不是说就要去归隐,因为他肩负着天命,是要去各个地方推行。他会一直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也会不断地去实施,因为他有使命,这种使命不是别人强加于他的,是他自己领悟到的天命!
孔子现在已经领悟到了天命,自己肩负着上天的使命,这种使命不是别人强加与他,而是他自己领悟到的天命。
第六章:耳顺
孔子曾说自己六十而耳顺,这里的耳顺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耳旁风一样吗?此时孔子又有没有达到耳顺的境界?
孔子找了个地方先暂时安定下来,当时,一名叫楚狂接舆唱着歌路过孔子,对孔子说凤凰啊,凤凰,为什么道德衰败了呢?对于国君,国家这些以往的事情,你不可以进谏了。对于以后的事,你还可以去追,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会很危险。他说的这番话,当然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来说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继续去进谏,想去挽回的话,可能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尸首异处了。如果一味的去劝阻,会因此得罪别人,所以不去劝阻自然也是安全的,也是有道理的。可是孔子会觉得他的这番话有道理吗?我想孔子是理解他的话的,但是孔子是不会认同的,因为他还有使命在身,就是天命。他要恢复礼乐制度,去推行仁政,不会被自己的生命左右,他一直都在坚守,所以自然也不会认同他的话。
不久之后孔子就驾车离开了,在路上,他们要去询问渡口在哪里。子路见前方有两个耕地的人,于是就去问他们。这两个人得知驾车的人就是孔子,并且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后,就对子路说,你与其跟着孔子这样的避人士,就是避开那些无法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君王,还不如跟着我们这样的避世之士,也就是隐士。现在整个天下已经霍乱的无可挽回了,有谁想去改变呢?又有谁可以去改变,又有什么必要去改变?他们的这番话,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上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天下已经非常乱了,已经很难去改变当下的现实了,不如顺其自然,归隐山林,这样也好。但是孔子会认同这些隐士的思想吗?他难道也想去归隐山林,天下如果无道,他就要当一个隐士吗?我想他是不会当一个隐士的。当一个隐士就是道家,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一切按照他应该来的就好,不要去改变他。但是儒家就不一样,儒家是要去作为,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孔子自然不是道家,因为他有使命在身,他要去作为,他要去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所以他自然也是不会去当一个隐士的,不会认同他们的话。可孔子同时也是理解道家的,并不是盲目的去排斥他们,只是观点不同而已。孔子自己也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这里的鸟兽指的也就是道家,他们都归于山林之间,孔子不会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现在有道的话,那么孔子现在也就不需要去变革了,这也反过来说明,既然孔子现在在变革,那么天下也是无道的。
孔子继续往前走,子路遇见了一个在耕地的年老农夫,于是就上前问道,你见到了我的老师吗?这个老人家就说,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知道你的老师在哪里? 这个老人是一个农夫,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来看,他说的这番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农夫就是每天在地里耕作,懂得五谷,并且四肢都非常的勤快,因此才这样如此的批评子路。作为一个农夫做出来的贡献是很大的。我们的所有粮食都产自于他们,他们也是很重要的。子路听了这番话,没有办法,只能告诉孔子。孔子就说我自己的道现在还没有办法实施,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是君子走上仕途,其实就是要行其义,也就是正义,并且也有使命。孔子也觉得这个老丈人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方向,他还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子路当时宿于石门,看门的人就问子路——你是哪里的?子路就说,我是孔子的弟子。看门人就说,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吗?可见此时孔子的名声已经非常大了,这么小的一个看门人都对孔子有所了解,并且认识他,说明他确实已经很为人所知。但我想这个看门人并不是真正了解孔子的思想,他只是觉得孔子是不断地在往前行走,但没有机会到他的精神世界。在当时的人眼中,孔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就是非常的坚持自己的路,并且奋勇向前,特立独行的。这些话会不会对孔子有所影响呢?我想着不会的,他不会因此而感觉非常的骄傲、觉得自己出名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外在的,他依然要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受外界的干扰。
我想孔子此时已经达到了耳顺的境界,耳顺和耳旁风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耳旁风就是一味地在排斥别人的观点,但是也不理解别人的观点,只是在一味地排斥,也没有自己的观点。但耳顺就不一样,耳顺反而是都能接受别人的声音,但同时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是别人说了什么自己要去照着做,这两者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
孔子此时已经可以做到接受别人的观点、别人的话,都可以听进去,但同时也可以依然坚守自己的观点。他已经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七章: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曾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从心所欲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真正的自由。不逾矩,也就是不逾越规矩,遵守规则。那么孔子此时真的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吗?
冉有后来到鲁国,帮季康子打仗,不久克制住了齐国。季康子就有问他,你这才华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别人教你的?冉有说是孔子教他的,说孔子的道传布在百姓那里,百姓都会受益,连鬼神都会无憾。冉有对孔子对孔子的理解,显然就是他的精神方面,并不像普通老百姓了解孔子,只是觉得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冉有理解他的整个思想。季康子很快就召孔子过来,于是孔子就回来。孔子此时已经足足经历了14年的周游列国之路,终于返回自己的故土。 孔子此时已经年近70左右,大概有68岁知。已经步入晚年了,在古代来说,这已经算是很高龄了。孔子回到祖国,他还会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吗?他的心中肯定还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还有使命,不会去放弃。但是孔子细节的方法却有所改变,现在他已经步入晚年了,已经不像年少的时候,有很多的精力去实施,去进谏。所以此时他换了另外一法,就是去教学。当然这一举动也不只是因为他没有精力了。在孔子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周游列国之后,他慢慢发现,自己原来的方法不容易实施,所以要改变方法,就选择了教学。但孔子始终不变的还是他的政治理想,想要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的一颗火热的心。
孔子所教的弟子3000人当中,有72个人都达到了非常的卓越的地步,他们都算是大师级的人物,非常的厉害,各个方面都有人才。不久,他们就各自奔向了自己的理想,走向。可能是仕途,但也不一定全部都是,就比如颜渊就一直没有当官。不同的人也从事不同的业务,都去实施自己的理想。孔子真的非常厉害,竟然可以教出72个如此卓越的人,这么多的人才,这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也可见他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前只有贵族可以去学习,但是孔子是什么人都教,他的弟子是3000,但是他所教过的人可不止3000,那就太多了,并且是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他都教过。这个在教育上也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举动,将教育推向了一个高峰。
很快就有人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选臣。要推举那些正直大臣,先把那些不正直的人放在一边,这样不正直的人就会慢慢变得正直。孔子现在已经不对别人说的非常详细,具体该正怎么操作,他只是提供一个方向,但没有说得很细,这也算是他的一种调整,因为这样的话会更加的容易实施。
孔子在晚年的时候不只是教学,他还准备编写乐。礼乐制度不只是礼,还有乐。孔子综合了以前周文王以及各个朝代的不同的诗歌,集结了305首,他全部都编写成了歌曲。他竟然可以将305首是全都谱写成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古代很多时侯一首诗不止是读出来,而是吟诵出来。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吟诵,就算有,也不一定是原来的调。孔子现在所干的事情真的很重要,因为他是要把以往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传承。如果不继续传承的话,可能我们中国的一些文化会就此绝传,完全断绝了,后代人根本不知道以前还有种种的文化。他就就是在谱写历史,传承历史,将那些经典总结起来,传授以后人。这一举动无疑是非常伟大,并且至关重要的。
孔子在晚年的时候还很喜欢易,也就是周易。他非常的喜欢这些东西,并且去研究他。想把一切东西都贯通起来,这样一切都很通透。
这个时候孔子的生活,以及他自身是很自由的。这里的自由,不是我们所说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精神上真正达到的一种自由。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是自己内在想要这样,所以才要去做的。他要继续编制自己的礼乐,然后推行。在古代那些圣贤型的君王,就像尧舜禹,他们被称为圣王。孔子虽然现在没有帝王的身份,但是他依然干着和帝王一样伟大的事情,可以和帝王相比肩,这样的人就称作素王。
在生活中,孔子对不同阶级的人不同身份的人,他也都会对他们有不同的礼。对于不同的人也都有相应的礼。孔子还是非常遵守这些规矩的,但是孔子的这些举止是刻意的去遵守,就像是我们刻意地觉得不能闯红灯,不然会被罚钱吗?我想不是的,他已经将这种融入他的内心,成为他的行为举止,就像是潜意识一样,就算不去刻意地这样做,他也会下意识的去这样做。他已经完全的将这种规矩内化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了,这个时候,他其实才真正的达到了完全的实施自己所说的道。
不逾越这些规矩,并且自己的内心真正的领悟到,才叫他真正的内化。自己的内心超过了我们普通要遵守这些规矩,这才是自由。此时孔子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他已经达到了真正的自由,不受外界所束缚,而是内心上真正的让他们内化了。
孔子这个时候已经年老,但是他依然在坚持推行自己的理想,没有放弃,他依然在不断地自我实现。孔子的自我实现并不只是单纯完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成功,他的理想影响到了整个国家,或者可以说是整个天下人类文明的一个走向。他的教学是古代上一个革命性的举动,以前只有那些贵族子弟可以去学习,但是现在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他的政治理想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这些也会彻底的改变中国未来的走向,并不是像当时堕落,而是恢复原有的秩序。中国以后的命运,因此有了一个转折。包括他自身也是超越了规矩,他已经完全的将规矩内化于自己的内心,将它变成自己的行为举止,并不受外在的束缚,没有外界的人强迫他这样,而是他内心的一种自我要求。也就是他的这些思想,让他开辟的儒家,儒学拥有了艰苦卓绝,使命的寓意在其中。这所有的综合起来才达到了一个人的真正自由,终极自由。孔子不仅自我实现更是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他已经达到了真正的自由。哪怕他现在已经年老,晚年,他依然是一盏灯,一盏不灭的长明灯,照亮了自己和世界。
第八章:“莫能宗予”是吗?
孔子经历了14年的漫长周游列国之路之后,终于返回了故土,也就是鲁国,他的出生之地,此时孔子已经接晚年,约有70多岁。这个时候孔子也已经没有精力,像年轻的时候再去奔波,向国君进谏了。孔子晚年的时候在继续教书,并且将305首诗都谱写成曲,谱写完整的礼和乐。但是到孔子晚年,他依然没有能把自己的礼乐制度完全的推行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完全成功推行。难道现在的天下就真的没有任何办法改变了吗?难道现在涛涛的天下已经无可挽回,一去不复返了吗?真的是莫能宗予了吗?
孔子出去打猎,同行的车夫的捕获到了一个神兽,觉得这不吉祥。孔子一看就说这可是麒麟啊,捕到了麒麟很不吉祥,这也说明我马上就要完蛋了,我的时日也不多了。真的要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了啊!如果我们看到了麒麟这神兽是很吉祥的,可孔子他们是捕到了麒麟,并且麒麟还受伤了,因此才看见,这肯定不吉祥啊。这件事情可能也会对孔子有一些影响,因为麒麟是非常神圣之物,这次的事让他感觉到自己可能时日不多了,也即将死亡,可是现在自己的道还没有推行到世界上,所以也会造成一些影响。
不久之后,孔子又面临了一个更大打击。孔子的弟子颜渊去世。孔子因此非常的悲痛。他的弟子问他为什么你如此悲痛,孔子就说我不为颜渊而悲痛,为谁悲痛?是啊,他又能为谁悲痛呢?看起来颜渊只是他3000弟子中的其中一个,只是一个人而已,但其实他们的感情是非常深的。颜渊和孔子的感情,可以说是心连心,他们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并且颜渊也是最了解孔子的道的,颜渊了解孔子的思想,理解他的精神世界,甚至在陈菜之间绝粮的时候,颜渊依然可以理解孔子。这也是孔子为什么非常器重颜渊的原因,他当时就想着颜渊将会是他的传人,最能继承他道的一个人。可惜颜渊在孔子之前就是这样孔子感到非常的悲痛。颜渊死后,孔子的很多弟子准备厚葬颜渊,但是孔子却说不可、为什么孔子这么为颜渊而悲痛,却不想厚葬他?因为在当时的礼法来说,颜渊是没有达到厚葬的那个阶级的,必须要遵守礼法,不能厚葬,可最后弟子还是将颜渊厚葬了。这些弟子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觉得颜渊和孔子的关系非常得好,并且颜渊在他们当中的德行也是最高的,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将颜渊厚葬也是有他们的道理。
孔子正在为颜渊的死而非常悲痛的时候,又得知了一个非常悲惨的事情,孔子的弟子子路也在卫国被杀了,因为当时的一起叛乱,子路甚至被剁成肉泥。孔子自然也是非常的悲痛。孔子和子路在生活当中也是最没有师生关系的,他们就像是朋友一样,并不会有师生之间的间隔。子路有什么就直说,直接就回去批评孔子,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子路这个人为人也比较直爽。但是能说是子路就反对孔子的道吗?不是的。子路那样的做法不能算是不认同孔子的道,因为按照子路那样的性格,他只要稍微有一点不认同孔子的道,就直接走人了,何必跟着孔子走完那么漫长的周游列国之路呢?所以他还是认同孔子的大道的,只不过看到孔子的大道无法实施,有一些抱怨、在很多方面,他也无法理解孔子,所以会抱怨,但不是不认可孔子的道。子路也是最保护孔子的,非常的忠诚,一直在跟随着孔子,孔子遇到什么困难子路都会去保护孔子,一直当着他最忠诚的信徒。
孔子的时日显然也要渐渐的不多了,他即将面临死亡。此时子贡终于来了,孔子就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晚,这句话中可以明显地体会到他的一种着急。孔子对他说,现在天下已经坏了,泰山也已经摧毁了,我现在道还没有推行成功自己。并且还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现在也就没有到了,人们不认同我的到了。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的地址明明也是认同他的到啊,我想可能是因为他现在非常的着急,觉得自己马上要死了,可是自己的道却无法推行、在这种焦急以及忧虑的情况下才会说出这句话。孔子说,夏人死之后,尸体停尸于东阶。周人死之后,将尸体停尸于西阶。殷人死之后将尸体停尸于两个柱子之间、昨天晚上孔子做梦梦见自己就在两个柱子中间,这也说明他已经感受到自己即将死亡。孔子说的话,如此着急,并且说子宫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应该也是在对子宫说出自己最后的遗言,为什么要对子宫说呢,因为子宫在目前来说是最会解决问题的,他是政治家,并且口才也好会解决问题孔子。并且孔子现在觉得自己的到可能无法传承,就会非常着急。现在天下一乱,这是谁的错,孔子想要去恢复天下的制度,自然没有错,那么我想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是因为天下人们的内心人们的内心坏了,所以才导致天下已乱,人们内心无礼,很难接受孔子的道。那么孔子,他真的是莫能宗予吗?真的没有人认同他的到吗?我想不一定还是有人会认同他的到的就比如他的弟子都是他最忠诚的信徒,他们自然也是认同孔子的道德。但是在天下来看,这些人也是极少数的更多的人,他们内心还是无礼的,整个国家也都是这样的状态。
在孔子之后的朝代,很多人都非常的尊敬孔子。他们甚至将孔子他的坟墓当成祭祀的地方,并且给孔子建造祠堂。很多人学生也都在那里学习里。司马迁就非常的尊重孔子,非常的欣赏他。还专门去找那个祠堂想去看一看孔子的书,孔子的礼,以及相关孔子的东西。孔子的礼也一直流传到了我们现在,这么几千年来,一直都在世世代代的流传,并且孔子也一直受着人们的尊重,将他称为圣人,也在沿用他的礼。慢慢地我们也恢复了人心,社会也恢复了正常,如果说是莫能宗予那显然是很不恰当的,因为还是有非常多的人都认可孔子的,所以孔子的道是改变了很多人整个的思想,并且到后代很多人为人做事的标准也都是依照孔子,可见孔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大,这完全不可以用莫能宗予这四个字来概括,完全是相反的。
孔子的道在当时没有人赏识,也没有人认可,他到死也一直没有看到,成功实施的那一天,并且说出莫能宗予。但是莫能宗予这显然是非常不准确的,不切实的,但是,孔子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想也是因为他当时感到很着急,觉得自己的道现在无法实施,并且可能也没有人可以去继续传承自己的道,国家可能也会就此沦陷,所以他在这种非常着急,并且焦虑的情况下才说出了如此之话。但是其实他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世世代代,很多人都受着他的思想的影响。孔子虽然没有看到变化,但其实是有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也是需要很多代慢慢才可以体现出来的,就算是变化很小,也绝不是没有人听信,没有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