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你的地方
不要过多的停留
晚上坐在电脑前刷着手机,朋友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打开一看,是人民日报推送的:常有陌生“女子”加你微信,倾诉衷肠?那你可要小心了。
点开大致看了内容,和我两个月前的“遭遇”是一模一样。
三月下旬,处理好学校的零碎事件后,来到武汉,想在这个还算熟悉的城市,养活自己。
抱着给自己四个月工作时间的心态,想着找一个离住的地方近而且轻松一点的工作,下载了好几个招聘软件,将距离定位在“距我一公里以内”,然后开始筛选着APP所列选项,发送一份份简历。
下午,一家打着“文化传媒”旗号的公司给我来电,希望我去面试。
那天太阳不大,天还是如往常一样灰蒙蒙的一片,出了门,骑上单车,三分钟时间不到,就到了约定的写字楼前。我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了地点。
接待我的前台小姐姐长得很漂亮,化着淡妆,身上飘着我叫不出来的香水味。在小姐姐的带领下到会议室等了几分钟。出来了一个看上去是精英女士的经理,职业性地问着我一些问题:是否毕业、对淘宝的看法、未来的职业规划。
礼貌性的一一回答她,出于疑惑,问她:我们就是淘宝类的公司吗?
“对的,就是和淘宝一样的公司,一样的模式,唯一的不同就是用微信操作。”
面试中,经理刻意提到现在所谓的“第三方”,清楚的记得当时我的答案是:我不会去做子虚乌有的事,也不会以骗人的方式来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其实,现在骗人也是一本技术,只要你能骗到人,就说明你有能力。”这是当时经理给我的回复,面试过程中,对这句话并没有多大的在意,事后,才知道,她的每一句话都在引导着我。
回家后半小时不到,就接到面试已过的消息,让我周一直接去培训上班。
上班只是深层次的“洗脑”
按照规定的时间,九点就到了公司,发现同一时间培训的小伙伴还不少,大家都同我一样,对这个公司充满了很多疑问,大家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交换着自己所掌握的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
“听说就是淘宝模式。我那天面试经理这样说的。”
“应该还不错吧。”
“我那天也问了,就是这样的。”
“一会儿培训应该会很说的很清楚的。”
“我之前也做过这样的,就是在自己网站回答客户咨询。”
过了一会,还是那天的“精英”经理出面了,给我们做着自我介绍,也介绍着公司:
“我们是一家文化公司,主要经营的是茶叶,当然也会随着节日和季节的变化而销售不同的东西,我们公司的模式和淘宝是一样的,由网红代言,我们是网红背后的一群人,就像现在的淘宝直播。”
拿出笔,在白板上给我们比划着公司的大致架构,告诉我们,只要跟着公司干,就不会被亏待,想要提升,想要机会,都会有。
她倒背如流的给我们描绘着她想象中的那个世界。
下午培训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到岗位。
办公室里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同事,环顾着他们的电脑界面,同时登陆着很多个微信,来回的切换着。
一个小哥哥帮我装着电脑,顺势和他聊着天,得知他也是今年的毕业生,刚来四个月,在第一个月因为业绩很好,就荣升为组长了,带着他的团队,每个月有着五位数的收入。
在一个毕业生工作难找的大环境里,刚毕业就有五位数的工资,着实令人向往。
安装好电脑后,他说:你们现在自己看一下电脑里的经典案例,然后就回到他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着。
打开案例,里面有公司的经典教程:
公司主要以销售武夷山茶叶为主,一个销售周期为两个月,销售的对象主要是公司提供的微信号里的好友。好友会随着公司的推广得到的数据不断地进行更新。
第一个销售阶段有15天:以错加对方为由找到聊天的机会,主要目的是提醒一下好友,微信列表里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朋友圈里围绕着“网红”的日常进行以每天6—7条的频率进行更新。
这个阶段的主题是突出“网红”的励志,表明“网红”的身份。
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月,主要的故事情节是“网红”的后妈和妹妹突然回来争夺祖父留下来的茶园,为了扬眉吐气,也为了不留给外人,“网红”开始和后妈斗智斗勇,接着,开一个茶馆,和后妈打赌,要在一天内挣得多少营业额。这个时候,就是“网红”做销售的主要过程,开始和好友拉关系,希望得到帮助,一般是在最后紧要的关头或者开始的环节。
聊天内容大致是“你是看着我一步步走过来的,我想让你当我茶馆的见证人,作我第一个客户”。或者是“今天和后妈的打赌还差三千元,你忍心看着我就这样被后妈欺负吗?”
这个阶段是销售的主要环节。
最后一个阶段是15天。这个阶段主要是测试你对“网红”的身份遭到质疑没有,发现你开始质疑他,就会删掉你的好友;如果还是相信她,就把你留着,作为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看到这里,和旁边一起来的小伙伴开始商量着什么时候走。忍着心里的烦躁,继续往下看着
聊天的对象为大龄单身人士居多,聊天的时间以晚上,7——9点居多,甚至是半夜十二点。聊天的内容,多半是“网红”对客户撒娇,口吻以谈恋爱的口吻为主。
看到后面,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拉着旁边的小伙伴,一起逃离了这个不属于我们的地方。